上周三下午,我盯着屏幕上的一片惨绿,突然想起去年在陆家嘴咖啡厅听到的对话。两个穿着定制西装的男人正兴奋地讨论着”流动性盛宴”,其中一个挥舞着咖啡杯说:”这次不一样,美联储不敢真的加息。”现在回想起来,那种集体性的狂妄简直像一场流行病——而我们都是自愿感染的病人。
被算法扭曲的恐惧
大多数人把股市暴跌归咎于加息周期或地缘政治,但要我说,真正的病灶藏在更深的地方。我们创造了一套比我们更聪明的交易系统,却忘了给这些算法安装”常识传感器”。高频交易能在0.03秒内完成百万次操作,但当所有算法同时嗅到风险时,它们的集体逃亡比旅鼠跳崖还要壮观。
我记得测试过一个简单的动量策略回测——在2020年3月的熔断中,这个策略单日亏损47%。最讽刺的是,当系统自动触发止损时,它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抛售什么,就像厨房里的自动灭火装置分不清烟雾和蒸汽的区别。现在的市场早已变成量子物理般的存在:你观测它的那一刻,就已经改变了结果。

叙事经济的崩塌
华尔街最喜欢贩卖故事。元宇宙、碳中和、基因编辑…每个概念都能包装成改变世界的投资主题。但当我翻看那些暴跌80%的明星股财报时,突然意识到我们在投资一种现代炼金术——把PPT转换成市值的行为艺术。
有个做VC的朋友私下吐槽:”现在创业者比投资人更懂怎么包装叙事,他们甚至给亏损起了新名字叫’战略性投入’。”这让我想起NFT热潮时,有人花270万美元买虚拟游艇,却说不清这艘”船”到底能做什么。当市场开始用emoji代替基本面分析时,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流动性幻觉的终结
央行们印了十几年钞票,终于让我们忘记了一个朴素道理:钱本身不该这么便宜。疫情期间的直升机撒钱创造了诡异的现象——我认识个大学生用刺激支票炒期权,三个月赚了套首付钱。但这种狂欢注定残酷:当潮水退去时,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在裸泳,连泳裤都是杠杆借来的。
最让我后背发凉的是房地产和股市的死亡拥抱。很多投资者用抵押房子的钱加仓股票,形成完美的自循环泡沫。现在美联储收伞,这场派对突然变成了抢椅子游戏——而屋子里至少三分之一的人注定要摔倒。
藏在K线背后的人性
或许我们该承认,股市本质是台巨型情绪收割机。去年散户大战华尔街时,GameStop的走势图活脱脱是群体心理的心电图。那种带着复仇快感的买入,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是行为艺术——用真金白银向精英体制竖中指。
我越来越觉得技术分析像现代占星术。看着交易员们认真讨论”头肩顶形态”,恍惚间以为他们在解读塔罗牌。事实上没有任何指标能量化黑天鹅事件:谁能用MACD预测俄乌开战?用RSI测算上海封城?当现实比剧本更荒诞时,所有模型都成了刻舟求剑。
**尾声:在失控中寻找真实**
也许这次暴跌是种解脱。就像发烧是身体在清除病毒,市场也在用疼痛找回理性。昨天有个私募经理苦笑着对我说:”现在终于可以好好研究公司而不是宏观了。”这句话莫名让人安心——当潮水退得足够低时,我们才能看清谁在裸泳,而谁穿着真正的泳衣。
毕竟投资本质上是对未来的投票。如果非要我从这场混乱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永远别用你输不起的钱去赌别人编的故事。这个道理,比任何技术指标都可靠。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