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楼下的瑞幸咖啡,听见两个穿着格子衫的程序员在讨论:”创业板这波至少能冲到3000点!”我差点被生椰拿铁呛到——上一次听到这么乐观的预测,还是在2021年白酒基金最疯狂的时候。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市场的记忆比金鱼还短,而创业板的暴涨背后,藏着比K线图更有趣的人性剧本。
第一幕:政策市里的”狼人杀”游戏
说实话,当我看到”专精特新”、”硬科技”这些词第108次出现在红头文件里时,本能地摸了摸钱包。但这次不一样——监管层居然给量化基金戴上了紧箍咒!这就像在赌场里突然没收了高频交易员的键盘,那些被按在地上摩擦多年的小盘股终于能喘口气了。有个做私募的朋友偷偷告诉我,他们现在选股就像在玩”大家来找茬”,专门盯着那些被错杀的细分龙头。
第二幕:散户的”复仇者联盟”
还记得2022年那个被创业板伤透心的夏天吗?当时我认识的老张把账户密码交给了老婆,发誓再也不碰股票。结果上周在券商营业部偶遇,这老哥正眉飞色舞地讲着他如何用”MACD底背离”抓住了20cm涨停板。现在的散户早不是待宰的羔羊,他们拿着同花顺、雪球、抖音三件套,硬是把投资变成了大型真人RPG游戏。当大妈们都开始讨论”光模块的景气度”,你就知道市场情绪已经烧到什么程度了。
第三幕:机构的”囚徒困境”
最魔幻的莫过于看着基金经理们集体调仓。上个月还在新能源里”躺平装死”的顶流们,突然集体转向AI概念。这让我想起动物园的企鹅——只要有一只跳下水,整个群体都会跟着扑通扑通往下跳。现在创业板50ETF的规模膨胀得像个气球,你说这是价值发现?我倒觉得更像饥饿游戏里的” Cornucopia “(丰饶角)——所有人都知道最后肯定要火并,但谁都不愿意错过开局的物资争夺。
藏在暴涨背后的三个危险彩蛋
1. 流动性幻觉:现在每天1500亿的成交额里,至少有30%是量化T+0的”假动作”,就像用咖啡因撑起的精力,迟早要还债。
2. 故事会经济学:从”国产替代”到”AI赋能”,创业板永远在讲新故事。但现实是,很多公司董秘的PPT水平比研发实力强十倍。
3. 弹簧效应:过去两年跌得越狠的票,这波反弹越凶。但弹簧压到底反弹时最容易伤到手,这个道理老股民都懂。
收盘后我常去的那家券商营业部,保洁阿姨又开始热情地给客户递茶水了——这个堪比”巴菲特指标”的民间信号告诉我,也许该把部分盈利装进口袋了。毕竟在创业板这片奇幻森林里,最后能带着金币走出迷宫的,永远是那些记得给面包屑做记号的人。
(后记:写完这篇文章看了眼自选股,发现昨天刚卖飞的票又涨停了…这就是股市教给我们最朴素的真理:最好的投资策略,可能就是关掉电脑去楼下喝杯咖啡)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