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这碗夹生饭,我含着泪咽了三年
凌晨三点的CBD写字楼里,我盯着咖啡杯底部的残渣发呆。玻璃窗倒映着二十七个未接来电和一张胡子拉碴的脸——这大概就是教科书里从不会写的”创始人肖像”。三年前那个在路演时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现在正偷偷把抗焦虑药藏在薄荷糖盒里。
(一)
创业导师们永远不会告诉你,真正杀死初创公司的往往不是资金链断裂。在我们连续三个月发不出工资时,团队反而空前团结。倒是融资到账那天,CTO拿着期权协议问我:”老张,你说我们这估值是不是注水猪肉?”他眼睛里闪烁的东西,比当初熬夜改代码时暗淡多了。
这让我想起大学旁”堕落街”的早点摊。卖煎饼的王叔总说:”面糊稠了加水,稀了加面,最后那锅浆糊能养活三代人。”现在才懂,创业公司的估值游戏本质上和那锅面糊没什么区别。
(二)
投资人的饭局是当代行为艺术展。上周在国贸79层,某位穿着亚麻衬衫的VC用筷子蘸着红酒,在餐巾纸上画了个”指数增长曲线”。我突然想起老家那个总在村口画大饼的算命先生——两者的区别不过是后者收二十块钱,前者要拿走你20%的股份。
有个反常识的发现:真正的好项目往往诞生在咖啡渍斑斑的草稿纸上,而不是那些散发着香水味的BP里。我们最赚钱的社区团购业务,最初只是行政小妹在买菜群里发的拼单接龙。
(三)
上个月团建去密室逃脱,当大家被困在”融资迷宫”主题房时,市场总监突然笑出声:”这机关比真实的尽调简单多了。”确实,现实中的创业游戏要残酷得多——没有提示铃,没有时间限制,甚至没有明确的出口。
有个瞬间特别魔幻:当我们在为”用户增长黑客”方案吵得面红耳赤时,保洁阿姨默默换掉会议室的垃圾袋。她不知道,那个被揉皱的纸团上,写着某个价值百万的”颠覆性创意”。
(四)
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成功企业家都爱讲”至暗时刻”。不是矫情,是因为黎明前的天空确实黑得很有层次感。就像我们上周在服务器宕机时发现的:当所有警报灯同时亮起,会混合出一种奇异的玫红色,像极了当年在车库创业时,隔壁汽车旅馆的霓虹灯。
最近养成了奇怪的习惯:每天下班前要给办公绿植说句话。昨天对着发财树嘀咕”再坚持半年”,财务总监在身后幽幽接话:”它活不过这个季度——你浇的是咖啡。”你看,在这个连植物都参与演技比拼的剧场里,真实反而成了最奢侈的东西。
[后记]
昨天收到前员工寄来的婚礼请柬,附言栏写着:”感谢老东家送的份子钱——那三个月的欠薪。”我笑着把请柬钉在荣誉墙上,旁边是某机构颁发的”最具潜力创业公司”奖牌。在这个魔幻的创业江湖里,或许真正的成功标准是:当所有童话都破灭后,你还能对着废墟讲出黑色幽默。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