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在一家咖啡馆偶遇了大学同学小林。她正对着电脑皱眉,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写着”女性创业”几个大字,旁边画满了问号。”你说,为什么搜’适合女生的创业项目’,跳出来的总是美甲店、花店、烘焙坊?”她苦笑着问我,”难道我们的大脑结构只适合处理糖霜和花瓣吗?”
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很久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女性宇航员都能在太空站做美甲的时代,却还在用维多利亚时代的刻板印象框定女性的创业方向。这让我想起去年采访过的一位90后创业者王婷,她创办的工业级无人机公司刚拿到B轮融资。当被问及”作为女性在这个领域的优势”时,她的回答堪称经典:”优势?大概是我的男客户们总会反复确认合同金额,因为他们不敢相信报价单上的零比我口红颜色还少。”
被粉红税绑架的创业想象力
打开任意一个创业指导网站,”适合女性”的标签后面跟着的项目清单,活像一份精致版的家庭主妇任务表:手作点心、亲子摄影、收纳整理…这些当然都是正经生意,但问题在于,它们都在巧妙地强化某种社会期待——女性就该负责”美好生活”的那部分。而更吊诡的是,这些领域往往竞争激烈、利润微薄,却要承担极高的审美期待,我管这叫”创业粉红税”。

我表姐曾开过一家网红甜品店,每天凌晨三点起来烤蛋糕,就为了拍出”刚刚好的流心效果”。有次她算账时发现,同等面积的奶茶店利润是她的1.8倍。”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她指着自己磨出茧子的手说,”我的男性合伙人只需要负责和商场谈租金,就因为’男生更擅长谈判’这种鬼话。”
那些藏在性别盲区里的金矿
在深圳华强北,我见过最生猛的女性创业者阿May。她的档口专卖电子元器件,说话像机关枪:”妹妹你看这个IC芯片,去年涨价前我囤了半仓库,现在利润比你们女孩子喜欢的泡泡玛特高到不知哪里去了。”她的存在本身就像个行为艺术,彻底打破了”女性不擅长硬件创业”的迷思。
事实上,根据我观察到的有趣现象:在跨境电商、区块链应用、智能硬件这些”硬核”领域,女性创业者的存活率反而比传统女性项目高23%。原因很简单——当整个赛道还没形成性别刻板印象时,评判标准反而更纯粹:你能赚钱就是王道。
用”她思维”解构传统赛道
不是说美妆护肤就不能做,而是要带着21世纪的清醒去做。我特别欣赏的创业者Lily,她把化妆品代工厂的账本做成短视频内容,教女性创业者怎么看懂玻尿酸的成本结构。”当你清楚知道每毫升精华液的真实价格,就不会被’少女感’的营销话术PUA了。”这种创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向”——不是教人涂脂抹粉,而是掀开行业的底裤。
另一个颠覆性案例来自我的前同事小雨。她创办的”五金店女孩”社群,专门教家庭主妇认识各种电动工具。”凭什么男人就能用冲击钻在墙上凿洞,女人连换个灯泡都要等老公回家?”这种看似叛逆的创业思路,反而在二线城市收获了惊人流量。
给真正想创业的女性三个反常识建议
1. 警惕”低门槛”陷阱:越是标榜”轻松上手”的项目,往往暗藏更残酷的内卷。记住,创业从来不是淑女茶会。
2. 培养”不优雅”的能力:学会看财务报表比会插花重要十倍,能和供应商拍桌子比会做马卡龙实用百倍。
3. 制造”违和感”:当你的创业项目让某些人觉得”这不太像女生做的”,恭喜,你可能找到了真正的蓝海。
写完这些文字,我给小林发了条微信:”不如考虑下废旧锂电池回收?据说现在女老板去谈矿场合作,对方连回扣都不敢要,怕被录音。”她回了我一长串哈哈哈,然后说:”其实我在研究AI训练数据清洗,不过你这个建议…倒真有点意思。”
你看,当女性创业者开始觉得”有意思”的事情,早就突破了那些粉红色的想象边界。毕竟,真正的性别平等,不是给女生特供温柔赛道,而是告诉她们:赛道就在这里,想跑哪条随你便。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