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股市,像一杯没冲开的速溶咖啡》
说实话,昨天盯着大盘的时候,我正坐在我家那张吱呀作响的旧办公椅上,手里捧着第三杯速溶咖啡——就是那种无论怎么搅拌,底下总留着点没化开颗粒的玩意儿。这感觉,跟昨天A股的走势简直一模一样:表面热气腾腾,底下却总有点硌牙的东西。
你打开手机,满屏都是“科技股领涨”、“创业板回暖”这种标题,乍一看还以为牛市又杀回来了。但你要是真信了这个邪,那估计跟我去年听信某个财经博主all in新能源结果被套牢半年的经历差不多——表面光鲜的K线背后,总藏着几处没化开的苦涩。
就拿昨天最亮眼的那几只芯片股来说吧。媒体都在吹“国产替代逻辑强化”,但你要是真去翻翻它们的财报——就像我昨天下午实在没忍住干的那样——会发现某龙头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已经飙到历史高位了。这感觉就像看见邻居买了辆崭新的跑车,却听说他连车位月租都欠了三个月。市场在狂欢,但财务数字在悄悄咳嗽。
最让我睡不着觉的是消费板块。茅台盘中突然拉升那会儿,我正和做私募的老王通电话。他在那头咂着嘴说:“看见没?避险情绪又来了。”这话像根冷钉子似的扎进我心里。大家又开始抱团白酒,不是因为相信消费复苏,恰恰是因为不相信其他故事——这种“假回暖”比真下跌更让人发毛,就像用美颜相机拍重症病人。

我倒不是非要当个悲观主义者。只是经历过2015年和2018年那种过山车之后,你很难不对这种“表面繁荣”保持警惕。昨天收盘前半小时,某知名电动车股票突然放量跳水,我的手机瞬间被五个微信群刷爆。有人说是机构调仓,有人传海外利空——要我说,这市场就像我儿子搭的积木城堡,看着壮观,其实抽掉最底下那块就能塌一半。
现在深夜十一点,我盯着自选股里那些红绿交错的代码,忽然想起去年在陆家嘴咖啡节遇到的某个基金经理。当时他举着杯冷萃特调对我说:“现在的市场啊,就像这杯咖啡——看起来时髦精致,喝到底才发现忘了加糖。”这话放在昨天盘面上,竟准确得让人脊背发凉。
(写完删掉了最后一段总结性的漂亮话——现实哪来那么多明确结论?不如留着半杯冷咖啡,等明天开盘继续品。)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