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圆金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投资江湖里的“手艺人”——聊聊方圆金鼎那点事儿

前几天和一位做FA的朋友喝酒,他半开玩笑地说:“现在北京的PE/VC圈子里,能沉下心琢磨项目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忙着追风口、攒局子。”这话让我突然想起了方圆金鼎——这家在北京金融街不算最抢眼,却总让我觉得有点特别的投资机构。

一、

我第一次听说这家公司,是2018年在一个半导体行业的闭门会上。当时有个被投项目的创始人,在茶歇时拉着金鼎的投资总监聊技术路线图,两个人就着会场提供的廉价速溶咖啡,对着白板画了半小时的晶体管结构——那场景不像投资人和创业者,倒像两个实验室里较劲的工程师。后来我才知道,这位总监是复旦微电子专业毕业的,在投芯片项目前,自己先会买开发板回来焊着玩。

这种“手艺人心态”在金鼎似乎不是个例。他们官网上的团队介绍朴实得近乎寡淡,没有满屏的“TOP10名校”、“华尔街履历”,反而藏着几个有意思的细节:有投资人常年泡在汽配城和老师傅学看零部件磨损,还有个消费组的姑娘为了研究预制菜,连续三个月每天点不同品牌的外卖吃到胃病发作…

北京方圆金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二、

但真正让我对这家公司产生好奇的,是去年接触到的某个反向案例。某家被多家机构追捧的AI公司,金鼎跟踪了九个月最终却放弃了投资。后来那家公司果然爆出数据造假,当时追进去的几家机构现在还在打官司。我问他们当时怎么发现的破绽,对方只含糊地说:“就觉得他们CTO讲技术实现时太流畅了,流畅得像背台词——真正搞研发的人,提到自家系统时总会忍不住吐槽几个bug。”

这种近乎直觉的判断,背后或许藏着某种投资哲学:他们似乎更相信“体感”而非模型,更愿意为行业洞察支付溢价而非财务预测。这让我想起早年间在浙江见过的老采购商,用手一摸面料就知道经纬密度,比机器检测还快三秒。

三、

不过这种打法显然有其局限性。在某个新能源项目的竞标中,金鼎因为执着于验证某个技术参数,比竞争对手晚了一周才出TS,结果错失了项目份额。负责这个项目的合伙人后来在朋友圈发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我们总想看清所有底牌再入局,但赌场里最赚钱的往往是敢在第二轮就all-in的疯子。”

这种自我怀疑反而让人安心——至少说明他们不是在套用某种投资模板。现在太多机构把风险管理做成了风险回避,用尽调清单的完整性替代真正的价值判断。金鼎那种略带执拗的谨慎,反倒成了某种稀缺品。

四、

最近注意到他们开始涉足碳中和赛道,但打法依然很“金鼎”:没有追逐光伏、储能这些热门标签,反而投了个做工业窑炉节能改造的项目。去看项目时团队真的爬进四十度高温的窑炉测保温层厚度,据说出来时防尘口罩都能拧出汗水。

这或许就是他们的生存之道——在所有人忙着用望远镜找风口时,坚持用放大镜看螺丝钉。当行业陷入“估值内卷”的怪圈,这种笨功夫反而成了护城河。有次听他们老板私下说:“我们这种小机构,赌不起闪电,只能学着种庄稼。”

五、

当然也有让人捏把汗的时候。去年某个医疗项目退出时,他们坚持多等了半年等创新药获批,虽然最终多赚了两倍,但期间LP的压力报告写了十七版。这种带着赌性的坚持,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我对“稳健派”投资机构的认知——原来真正的风控不是避开所有风险,而是知道该在什么时候拥抱正确的风险。

离开金融街的咖啡馆时,看见金鼎办公室窗口还亮着灯。突然觉得这家公司像古玩行里的鉴定师傅:不在乎拍卖场的喧哗,宁愿用放大镜对着瓷片釉面看半天——毕竟在这个人人都想当猎手的时代,能安心做个手艺人本身就是种反叛。

(完)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2400/

(0)
闲不住的铁娘子闲不住的铁娘子
上一篇 15小时前
下一篇 15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在容维证券交的服务费怎么才能退回来?

    《容维证券的服务费,真的能退回来吗?》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服务费退款”这个话题时,我差点笑出声。这让我想起去年在茶楼偶遇的一位老股民,他拍着桌子说:&#8…

    15小时前
  • 投资人的皮囊与灵魂

    去年冬天,我在上海一家拥挤的咖啡馆里偶遇了一位自称“天使投资人”的中年男人。他穿着熨烫平整的衬衫,手腕上那块低调但价值不菲的表在灯光下偶尔闪烁。我们聊了半小时,他用了十七次“赋能”…

    2025年9月27日
  • 国诚投资服务费能退吗?

    《国诚投资服务费能退吗?一个老股民的深夜坦白》 凌晨三点,我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个刺眼的数字——68,000元。这是国诚投资去年收取我的”专属投顾服务费”,而我…

    2025年9月25日
  • 中富金石服务费全额退款吗?

    《中富金石服务费全额退款?这事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上周三凌晨两点,我接到老同学大刘的微信语音。电话那头他声音沙哑:”兄弟,你说我这中富金石的8万块服务费,还能要回来不?…

    2025年10月4日
  • 在草原与矿车之间:一个投资者的乌兰巴托手记

    去年深秋,我裹着厚重的羊绒大衣站在乌兰巴托郊外的观景台上。脚下是绵延的蒙古包群落,远处则是闪着金属光泽的矿业综合体——这种传统与现代撕裂又共生的景象,或许就是蒙古国投资环境最真实的…

    2025年9月24日
  • 当科技金融遇见贵阳:一场资本与山城的双向试探

    去年冬天在贵阳出差,凌晨两点从金融城的写字楼出来,寒风里裹着毛毛细雨。我蹲在路边等网约车,看着对面大厦LED屏上”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标语在雨雾中明明灭…

    2025年8月31日
  • 市场与赌徒的黄昏

    上个月在陆家嘴某间咖啡馆,邻座两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正用平板电脑展示K线图,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亢奋。穿蓝条纹衬衫的那个用指尖敲击屏幕:”这个位置突破前高,RSI指标还没过…

    2025年9月28日
  • 在杭州高能智投交了服务费被骗能退吗?

    《在杭州高能智投交了服务费被骗能退吗?》 我有个朋友老张——姑且叫他老张吧——去年在杭州一家叫“高能智投”的机构交了5万块服务费,对方承诺“稳赚不赔,年化收益30%”。结果呢?三个…

    2025年10月20日
  • 投资基金的迷思与真相:当理财博主开始卖焦虑

    上周刷短视频,看到一个西装革履的“理财导师”正激情澎湃地讲解基金定投——背景是虚拟的豪车豪宅,字幕滚动着“财务自由”“躺赚百万”的标语。我突然想起三年前在陆家嘴咖啡馆偶遇的一位基金…

    2025年9月30日
  • 信托的黄昏:当财富的圣殿沦为焦虑的交易所

    上个月在陆家嘴某间能俯瞰黄浦江的会议室里,我看着王总那双保养得宜的手反复摩挲黄花梨扶手。这位制造业起家的富豪正在听取年化6.2%的信托方案,却突然打断客户经理问道:“你说,这些矿产…

    2025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