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第一次看到同花顺投顾费账单的时候,我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这玩意儿还能按月扣?更离谱的是,我甚至不记得什么时候开通的。后来一查才发现,原来是在某次手贱点进某个”免费体验”弹窗时,系统默认勾选了自动续费。
于是,我开始了一场和同花顺客服的”拉锯战”。今天,我就来聊聊这段经历,顺便给各位提个醒:股市有风险,投顾费更坑爹!

1. 为什么你的投顾费退不回来?
很多人以为,只要没使用服务,钱就能轻松退回来。但现实是,同花顺(以及其他金融平台)的退费机制,本质上是一场心理博弈。
– “免费体验”的陷阱:很多投顾服务会以”7天免费”吸引你开通,但只要你没在到期前取消,系统就会自动续费。更恶心的是,有些服务甚至不会发短信提醒,直到你发现银行卡余额不对劲。
– “已提供服务”的借口:客服最常见的拒绝理由是”您已经享受了投顾服务,无法退款”。问题是,那些所谓的”精准荐股”到底有没有用?反正我收到的几条消息,基本等于”明天可能涨也可能跌,建议观望”。
– “合同条款”的模糊性:平台会强调你”已阅读并同意”相关协议,可谁真的会逐字逐句看完那几千字的条款?
2. 我是怎么把钱要回来的?
经过几轮交涉,我发现想要成功退款,得讲究策略。
第一步:别急着找客服,先收集证据
– 翻出开通记录(同花顺APP里可以查订阅管理)
– 截图自动扣费通知(如果没有,说明平台可能没尽到提醒义务)
– 保存投顾服务的实际内容(比如那些模棱两可的”建议”)
第二步:找客服,但别被话术带偏
第一次联系客服时,对方大概率会搬出”规则”搪塞你。这时候,别被他们的话术绕进去,而是直接问:
– “我开通时有没有明确提示自动续费?”
– “扣费前有没有发送提醒?”
– “如果服务真有价值,为什么我的账户还是亏的?”
(PS:我当时的原话是:”你们这投顾要真那么准,自己炒股早发财了,还在这赚我的会员费?”)
第三步:施压,但别无理取闹
如果客服坚持不退,可以尝试:
– 搬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规定,未明确告知的自动续费属于”不公平条款”。
– 威胁投诉到12378(银保监会)或12315:金融类服务受监管,平台一般不想惹麻烦。
– 社交媒体曝光:有时候发条微博@同花顺,比打10次客服电话都管用。
最终,在我坚持投诉三天后,同花顺终于松口,退了最近一个月的费用(之前的就当交学费了)。
3. 更深层的问题:投顾服务真的有用吗?
退费成功固然值得高兴,但这件事让我开始思考:这些付费投顾,到底值不值?
– 信息滞后:很多所谓”内参”其实是公开信息的重新包装,甚至比免费新闻还慢。
– 模棱两可:为了规避责任,投顾的建议往往含糊其辞,涨了算他准,跌了算市场波动。
– 心理依赖:付费后,人容易产生”必须跟着操作”的执念,反而影响独立判断。
所以,我的结论是:与其花钱买投顾,不如自己多学点基础知识。毕竟,股市里唯一能100%信任的,只有你自己的逻辑。
最后的小建议
如果你还在纠结要不要退投顾费,我的建议是:
1. 能退尽早退,别让自动续费继续吸血。
2. 检查所有金融APP的订阅(支付宝、微信、同花顺、东方财富……中招的人比你想象的多)。
3. 真正想学投资?看书比买投顾靠谱,比如《聪明的投资者》《漫步华尔街》,至少不会偷偷扣你钱。
记住,在股市里,最贵的不是学费,而是盲目相信别人能替你赚钱。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