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背后的赌场与信仰
朋友上周突然问我:“听说大盘又冲上3200点了,这是不是该入场了?”我盯着他发来的消息愣了半天——不是因为这个问题有多难回答,而是突然意识到,绝大多数人谈论股市指数时,和讨论彩票开奖号码时的神态别无二致。
我记得第一次真正理解“几千点”的含义,是在2015年盛夏的星巴克。隔壁桌两个穿着polo衫的中年人眉飞色舞地比划着:“突破5000点就在这几天!”他们的咖啡早就冷了,但眼睛里烧着某种近乎宗教狂热的光。一周后,大盘开始雪崩,那光芒想必也熄灭了。
**数字游戏背后的集体催眠**
所谓几千点,不过是把一篮子股票价格用某种算法打包成的数字。但这个数字被赋予了荒诞的魔力——它能让理性人在早餐时对着手机傻笑,也能让上市公司老板在深夜惊醒。最讽刺的是,这个数字每变动一个点,背后是无数人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结果,但这些投票者中可能八成连K线图都看不明白。

我越来越觉得指数像个巨大的集体催眠装置。媒体用“攻破”、“失守”这类战争词汇报道点位变化,分析师们穿着笔挺的西装在电视上把简单波动包装成玄学。有次我翻到某券商的研报,居然用“天人感应”来解释技术指标——这已经接近跳大神了。
**点位迷信与韭菜收割机**
去年认识个私募经理,酒过三巡后说了实话:“我们最喜欢整数关口心理。”散户看到3000点就觉得是铁底,冲到4000点就以为要起飞。其实机构早就布好局,就等情绪到位收割一波。“有时候觉得我们不是在炒股,是在搞群体心理学实验。”
这话让我想起古代祭祀——部落民对着跳舞的巫师欢呼,以为他能沟通天地。现在换成散户盯着闪烁的数字,相信它能预示财富命运。人类对随机性的恐惧,永远需要虚构的规律来安抚。
**或许该换个活法**
有段时间我痴迷看盘,直到发现账户收益还赶不上定投指数基金的朋友。这个发现很伤人,就像苦练十年武功,发现还不如人家随手捡的把枪。
现在听到有人神叨叨地讨论点位,我总想起澳门赌场里的老大爷——他们永远觉得下次就能猜中轮盘数字。但股市比赌场可怕得多,赌场不会给每张赌桌配上“分析师”,告诉你这次押红色是“技术性回调”,押黑色是“突破前期压力位”。
也许真正该突破的不是某个具体点位,而是我们心里那道被资本叙事砌起来的墙。哪天大家看到指数暴涨不再肾上腺素飙升,而是先问一句“这次又准备割谁”,才算真正读懂了数字背后的游戏。
(写完看了眼大盘,今天果然又在3200点附近缠绵——这场大型真人秀,还得继续演下去)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98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