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讯信息有限公司是骗人的吗?——一个IT老炮儿的碎碎念》
上周三凌晨三点,我被老同学大刘的微信炸醒:”快帮我查查这个和讯!我表弟投了八万做他们的’区块链理财’,现在APP打不开了!”屏幕的冷光里,我盯着那个熟悉的公司logo,突然想起三年前在中关村咖啡厅听到的对话…
(一)那些似曾相识的”高科技话术”

和讯的官网至今挂着”AI量化交易””元宇宙金融”这些光鲜词藻——这让我想起2018年帮警方取证过的某个P2P平台。有意思的是,骗子们的话术进化速度比正经技术快多了。上周我故意用新注册的号码咨询他们的”数字货币套利系统”,客服居然给我发来段Deepfake制作的”客户见证视频”,连背景里的纳斯达克大屏都P得毫无破绽。
但最魔幻的是,他们的工商注册信息完全合法。这就好比在菜市场买到包装精美的注水肉——包装上的检疫章个个都是真的。我不禁怀疑,现在这些”高端骗局”是不是专门研究过《公司法》的漏洞?
(二)”合规化诈骗”的灰色艺术
去年参加某网络安全峰会时,有个不愿露脸的同行说过句大实话:”现在最危险的骗局,都是用百分百合规的手续做百分之两百的违规操作。”和讯的套路就很典型:
1. 用实际控制人注册十几家空壳公司相互担保
2. 把资金池伪装成”技术研发费用”
3. 最绝的是他们的”用户协议”,用7号字体写了37页,核心就一句”投资风险自担”
我翻过他们某个项目的源代码,在不起眼的注释里居然藏着段话:”//风控模块待实现 2025.12.31″。好家伙,这跟卖车时说”刹车系统下次保养时装”有什么区别?
(三)普通人的防坑指南
经过三天摸排,我给大刘表弟支了几招(虽然钱大概率追不回了):
1. 查”技术团队”专利:真搞AI的公司至少会有几个发明专利,而和讯所谓的”核心算法”专利其实是外观设计专利——合着他们研发的是算法图标?
2. 看办公场地直播:现在很多骗子公司租共享办公室,你让他们视频里走到前台拍营业执照,十家有八家会突然”网络故障”
3. 试提现速度:正经理财提现1-3天,资金盘往往要凑够新入金才给旧人提现
(四)更可怕的趋势
最让我后背发凉的不是单个公司和讯,而是整个行业正在形成的”骗局生态链”。上周在某暗网论坛看到有人兜售”全套金融科技骗局解决方案”,从虚假流水生成器到AI客服话术包一应俱全,售价只要2.8个比特币——这价格还不够某些公司买套正版开发工具。
结尾说个黑色幽默:昨天发现和讯官网的SSL证书过期三个月都没续费。你看,连骗子的运维都开始摆烂了,这行业是不是也快内卷到头了?
[后记]
写完这篇文章时,大刘发来最新消息:他表弟居然又偷偷往另一个”元宇宙理财”平台投了五万。看来在某些人眼里,骗子们最大的帮凶不是工商局,而是人性里那个总觉得自己不会接最后一棒的侥幸心理。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9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