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应泰交29800元可以退吗?

29800元买来的”财富自由”:当知识付费变成一场豪赌

上周五深夜,我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老同学张伟发来的微信:”兄弟,我可能被骗了。”紧接着是一张截图——中和应泰的课程付款记录,金额赫然显示29800元。我盯着那个数字看了很久,突然想起三年前自己差点点下”立即支付”的那个下午。

一、知识焦虑时代的”赎罪券”

中和应泰交29800元可以退吗?

29800元能买到什么?在北京,这相当于五平米厕所的首付;在奢侈品店,这是一只入门级手袋的价格。但在知识付费市场,这是一张通往”财富自由”的门票——至少课程顾问是这么告诉你的。

我翻看了中和应泰的课程大纲,那些闪烁着金光的词汇像极了华尔街之狼的台词:”主力资金动向””涨停板战法””私募操盘手法”。这让我想起小区楼下新开的健身房,私教们总是用”三个月练出马甲线”的承诺收割焦虑。只不过这次,他们贩卖的是另一种肌肉——财务肌肉。

有个细节很耐人寻味:几乎所有这类课程都会强调”限额招生”。去年某机构甚至搞出过”入学测试”的把戏,结果被曝光通过率是100%。这种人为制造的稀缺性,像极了菜市场大妈”最后三天清仓”的吆喝。

二、退费迷宫里的人性实验

当张伟要求退费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课程顾问突然从”人生导师”变身法律专家,搬出合同第7.2条:”开课后不予退费”。但问题是,所谓的”开课”只是发来几个G的录播视频。

我咨询做律师的表姐,她冷笑道:”这类合同就像魔术师的手帕——关键条款永远藏在褶皱里。”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采用网络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七日内无理由退货。但知识付费平台早就玩起了文字游戏,把课程包装成”定制服务”规避监管。

更讽刺的是退费流程本身。某学员分享的经历堪称黑色幽默:要先写申请书,再等”学术委员会”审核,最后要签署保密协议。整个过程漫长到足够你忘记当初为什么想退费。

三、韭菜的自我修养

在知乎”被知识付费割韭菜”的话题下,有个回答让我心头一颤:”不是课程没用,是我配不上它。”这种自我PUA式的反思,暴露出知识付费最隐秘的收割逻辑——它把失败归咎于你的执行力。

我见过最魔幻的案例,是某学员借钱报课亏损后,反而加购了更贵的”私教服务”。这就像赌徒相信下一把一定能翻本,只不过这里的赌注换成了”认知升级”。

但话说回来,29800元真的贵吗?相比动辄上万的MBA课程,这个价格简直堪称亲民。问题的核心或许在于:我们究竟是为知识买单,还是在为焦虑止痛?

四、幸存者偏差制造的幻觉

每个知识付费平台都会展示学员的盈利截图,就像减肥广告一定要放对比照。但去年某机构被扒出造假,那些”三个月账户翻倍”的案例,用的居然是模拟盘数据。

这让我想起2015年股灾前的场景。当时有个私募大佬在酒桌上说:”牛市里最重要的能力,是分清哪些盈利来自运气,哪些来自实力。”现在想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知识付费市场。

有个细思极恐的细节:这些课程最忠实的拥趸,往往是那些刚入市的新手。就像刚拿到驾照的人最敢飙车,对市场毫无敬畏之心的人,反而最相信存在”必胜秘籍”。

结语:在镰刀与韭菜之间

当我帮张伟整理投诉材料时,发现中和应泰的工商信息三年内变更了五次。这个细节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我:在金融知识的江湖里,真正的”老师”可能还没出山,满街跑的早就是生意人。

29800元能不能退?法律上说能,现实中看运气。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当我们为”财务自由”付费时,是否正在离真正的自由越来越远?

或许该换个角度思考:如果真有稳赚不赔的秘籍,为什么他们要靠卖课赚钱?这个简单的逻辑,比任何防骗指南都管用。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9694/

(0)
闲不住的铁娘子闲不住的铁娘子
上一篇 2025年10月16日 上午11:17
下一篇 2025年10月16日 上午11:18

相关推荐

  • 别急着做天使,先学会和魔鬼共舞

    上个月在陆家嘴的咖啡厅,我目睹一位穿着定制西装的投资人,用五分钟否决了一个创业团队两年的心血。他滑动着iPad Pro淡淡地说:”你们的估值模型不够性感。”…

    2025年9月15日
  • 滑县投资大厦

    滑县投资大厦:玻璃幕墙下的冷热交替 去年冬天,我到滑县出差时第一次见到这座投资大厦。说实话,它和我想象中的政府建筑不太一样——没有那种拒人千里的花岗岩立面,反倒是整片的蓝色玻璃幕墙…

    2025年11月11日
  • 在重庆买房投资?先别急着看地图,听听我这个踩过坑的人怎么说

    朋友上个月突然问我:”你觉得重庆现在哪里的房子还能投?” 我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这问题让我想起三年前在照母山片区错失的那套小户型。当时觉得1.8万的单价简…

    2025年9月29日
  • 当资本遇见乡土:华夏顺泽的投资哲学与我的困惑

    去年秋天,我在浙江某个县级市的产业园里,目睹了一场奇特的对话。一位穿着皱巴巴西装的地方官员,正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向华夏顺泽的项目经理解释为什么当地竹制品加工厂值得投资:&#82…

    2025年9月21日
  • 人工智能投资

    当算法开始下注:我眼中的人工智能投资迷思 去年在杭州的一场科技创投晚宴上,我邻座的一位基金经理抿着红酒对我说:”现在我们的投资委员会里坐着两个AI系统,一个负责否决项目…

    2025年10月14日
  • 当几万块钱砸在手里,我选择对抗“理财正确”

    去年夏天,我攥着辞职补偿金蹲在便利店门口喝冰啤酒。银行卡里不多不少正好五万三——够不上买房首付,存定期嫌亏,炒股怕死。冰啤酒淌过喉咙的瞬间我突然想通了:所谓“几万块投资”,本质上是…

    2025年8月24日
  • 产业投资公司命名:藏在字母游戏里的权力密码

    上周在陆家嘴的咖啡馆,我无意间听到邻桌两个西装革履的男士在争论。他们正在为新成立的产业基金取名,一个坚持要带”寰宇””资本”这类宏大…

    2025年10月6日
  • 万隆证券是正规公司吗?

    万隆证券是正规公司吗?——一个老股民的碎碎念 前几天在小区楼下碰见老张,他神神秘秘地把我拉到一边:”老王啊,万隆证券那个‘稳赚不赔’的项目你投了没?”我一口…

    2025年11月13日
  • 天使投资

    天使的赌局与救赎 上周在798的一个创业沙龙,我又见到了老陈。他端着半杯威士忌,窝在角落的沙发里,像只被雨淋湿的鹰。三年前他投的那个AI绘画项目刚宣告破产,六百万元换来服务器停机时…

    2025年10月13日
  • 中国长城信托投资公司

    长城下的金钱游戏:当信托不再是“信任”的代名词 上周和一位做私募的老友喝酒,他半开玩笑地说了句让我愣住的话:“现在信托公司的产品说明书,比悬疑小说还烧脑——你得用放大镜找风险提示,…

    2025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