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创业咖啡:当梦想的孵化器变成韭菜收割机
第一次听说光谷创业咖啡,是在一个创业社群的微信群里。有人发了个截图,配文”又一个被坑的兄弟”。点开一看,是某位创业者声泪俱下地控诉自己如何在光谷创业咖啡的”孵化”下,不仅项目黄了,还背上了几十万的债务。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深圳科技园看到的一幕:几个西装革履的”创业导师”,正在咖啡厅里对着几个满脸憧憬的年轻人滔滔不绝。他们说话的方式很特别——总是把”估值”、”风口”、”赛道”这些词挂在嘴边,却对”现金流”、”盈利模式”避而不谈。
光谷创业咖啡的问题,或许就在于它太懂得如何包装自己了。他们把创业这件充满不确定性的苦差事,包装成了一个光鲜亮丽的梦想秀场。我记得他们的宣传册上写着:”一杯咖啡的时间,改变你的人生。”多么诱人的承诺啊!但现实是,更多时候,这杯咖啡的代价可能是你几年的积蓄,甚至是一生的债务。
最讽刺的是,这些所谓的创业孵化器,往往自己就是最成功的”创业项目”。他们深谙一个道理:在这个时代,教别人怎么赚钱,永远比自己去赚钱更容易。我曾经和一个从光谷创业咖啡”毕业”的创业者聊过,他苦笑着说:”他们教会我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永远不要相信那些教你创业的人。”

但问题真的全在光谷创业咖啡身上吗?某种程度上,我们这些创业者也要负一部分责任。我们太渴望成功了,以至于愿意相信那些过于美好的承诺。就像我那个朋友说的:”当你深陷其中时,那些明显是坑的条款,你也会说服自己往好处想。”
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对比:在硅谷,创业咖啡馆是真正交流想法的地方;而在我们这里,它们更像是成功学的道场。也许区别就在于,前者关注的是”创造价值”,后者专注的是”制造梦想”——而梦想,往往是最容易变现的商品。
说到底,创业从来就不是在咖啡厅里谈出来的。那些真正改变世界的企业,有多少是在孵化器的路演PPT里诞生的?或许光谷创业咖啡最大的”黑”,不是它的收费模式,而是它给了年轻人一个错误的预期:创业可以很轻松,很光鲜,很…像他们在电影里看到的那样。
下次当你听到有人说”来喝杯咖啡,聊聊你的项目”时,也许该先问问自己:这杯咖啡,到底是谁在买单?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9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