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阿牛智推荐的股票亏了?先别急着骂街,这事可能比你想的更有趣
上周五在陆家嘴的蓝蛙酒吧,我遇到了老同学张伟。这个曾经在投行混得风生水起的家伙,现在居然在抱怨被一个叫”阿牛智投”的APP坑了十几万。”什么人工智能选股,全是狗屁!”他灌下一杯威士忌,把手机摔在桌上。
这场景让我想起三年前另一个朋友被”区块链大师”收割的往事。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是这次披上了AI的外衣。

一、当炒股遇上”智能”,韭菜还是那茬韭菜
阿牛智投这类平台最聪明的地方,是把古老的”荐股骗局”包装成了高科技产品。他们会给你看一堆漂亮的回测数据——”过去五年我们的AI策略收益率高达300%!”但没人告诉你,这些数据很可能是通过”幸存者偏差”精心筛选出来的。
我特意下载了阿牛智投研究了一番。它的界面设计得很”硅谷风”,满屏的K线图搭配着”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这样的术语。最绝的是那个”智能诊股”功能,输入任何股票代码都能给你生成一篇专业范儿十足的分析报告。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些报告就像星座运势一样模棱两可。
二、那些没人告诉你的潜规则
1. “免费试用”的甜蜜陷阱:初期推荐的股票往往真的会涨,这是最阴险的地方。等你充值会员后,画风就变了。有个做私募的朋友透露,这叫”养猪策略”。
2. 免责声明的艺术:在用户协议的第七页小字里写着:”本平台建议仅供参考…”。翻译成人话就是:赚了是我们牛逼,亏了是你活该。
3. 幸存者偏差的魔术:他们可能同时给1000人推荐100支不同的股票。只要有1支暴涨,就把这个案例做成广告满天飞。剩下999人的亏损?谁在乎呢。
三、亏都亏了,怎么办?
先别急着找平台撕逼(虽然保留证据是必要的)。我建议按这个顺序处理:
1. 做个反向尽职调查:查查这个平台有没有证券投资咨询资质。很多所谓的”智能投顾”其实连最基本的牌照都没有。
2. 把交割单当教材:把每次跟单记录整理出来,你会发现自己犯的错误惊人地一致——总是在市场最热的时候入场,在恐慌时割肉。
3. 试试”反着来”策略:下次收到推荐时,先查查这支股票的大股东最近有没有减持。我认识个老股民专门这么干,收益率反而跑赢90%的跟单用户。
四、比AI更值得信任的,可能是菜市场大妈
去年我在乌鲁木齐中路菜市场发现个有趣现象:当卖葱油饼的大妈都开始讨论股票时,往往就是见顶信号。这个”大妈指数”比很多量化模型都准。
现在的”智能投顾”就像个穿着白大褂的算命先生,把K线图装在算法的壳子里。但金融市场的本质从未改变——如果真有什么稳赚不赔的AI策略,华尔街那些拿着千万年薪的quant早就把它私有化了,哪轮得到我们?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在股市里,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可能就是最聪明的选择。毕竟连巴菲特年化收益也就20%,凭什么你觉得一个APP能带你暴富?
(喝完最后一口咖啡,我突然想起忘了问张伟要那家酒吧的发票——这顿本该他请的)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9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