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00元买了个教训:当”内幕消息”变成合法割韭菜
上周三深夜,我接到老同学张伟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像是被抽干了精气神:”老陈,你说九方智投那29800服务费,真能要回来吗?”他两个月前还跟我炫耀过,说加入了某”私募大佬带队”的股票服务群,结果重仓的”必涨牛股”连续吃了三个跌停。
这通电话让我想起2018年帮某P2P暴雷受害者维权的经历——同样的话术,不同的镰刀。但讽刺的是,九方智投这类持牌机构,玩的把戏比野鸡投顾更隐蔽也更凶狠。

一、荐股服务的”合法骗局”悖论
证监会官网能查到九方智投的证券咨询资质,这恰恰是最高明的护身符。他们深谙《证券法》的边界:不承诺收益(但暗示)、不代客操作(但”强烈建议”)、风险提示用最小字号放在合同第37页。某位离职投顾曾私下透露,他们的”股票池”本质是量化模型筛出的高波动标的——涨了是老师实力,跌了是市场波动,横竖都能自圆其说。
最吊诡的是,这类服务往往在牛市后期迎来缴费高峰。当小白看见周围人都在赚钱时,29800元买”加速通道”就显得格外划算。殊不知,牛市里随便买都能涨,熊市来了”老师”第一个消失。
二、退费暗战中的心理博弈
我让张伟翻出当时签的电子合同,果然在”服务生效”条款里埋着地雷:”自付款成功即视为已享受知识服务,概不退款”。但别急,这类格式条款未必经得起司法推敲。
我们用了三步组合拳:
1. 证据固化:把直播间”年化收益80%”的截图、私下微信承诺保底的聊天记录全部公证。特别注意保存他们推荐个股与实际走势的对比图——去年某案例中,投资者用Excel做的收益对比表成了关键证据。
2. 精准施压:直接向证监会12386热线投诉(比公司客服管用十倍),同时给九方注册地的金融办寄挂号信。有个冷知识:这些机构最怕成批量的投诉触发”现场检查”。
3. 以战促和:当九方客服第三次打来电话时,张伟突然问:”您工号多少?刚才通话已录音,我会向证监局说明你们拒绝调解的态度。”第二天,退款专员就主动提出退还70%费用。
三、比退费更重要的认知重构
拿回钱只是治标,真正要警惕的是”信息特权幻觉”。我见过太多人一边骂A股是赌场,一边又幻想靠”内幕消息”一夜暴富。某私募朋友说过大实话:”我们要真有稳赚的策略,早就抵押房子加杠杆了,哪会缺你这三万块?”
值得玩味的是,九方们的合同里永远强调”投资者教育”,但翻开他们的直播课,满屏都是”主力资金动向””涨停板战法”。这种分裂感,像极了把减肥药包装成巧克力卖的黑色幽默。
(写完这段时,张伟发来微信:”钱到账了,但心里更堵得慌。”我回他:”当29800元买断你对’捷径’的幻想,这可能是你这辈子最值的投资。”)
后记:如果你也在类似困局中,记住两个原则——
1. 所有要求预付高额服务费的投资建议,本质都是卖铲子的生意;
2. 当对方开始用”私募通道””游资伙伴”这类词汇时,请自动翻译成”我要开始收割了”。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9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