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理财,是清高还是逃避?
上周和老张喝酒,这老哥突然把酒杯往桌上重重一搁:“我算是看透了,这年头谈义气的人都在吃土,会算计的倒是个个开上路虎了。”他刚被合作十年的兄弟坑了笔货款,对方拿着钱去投了P2P,血本无归后直接玩消失。
老张红着眼睛问我:“你说老祖宗讲的义不理财,到底是在夸人还是在害人?”
这话像根刺似的扎进我心里。我们这代人从小被教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当真守着这份清高时,却发现连医院的缴费单都在嘲笑你的坚持。我邻居家的孩子去年考上重点高中,全家挤在四十平的老房子里,当爹的宁可天天骑电动车接私活,也不愿找当年受过他恩惠的老板借个首付——美其名曰“不能坏了情分”。
有意思的是,现在短视频平台上最火的那批“国学大师”,一边讲着“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一边悄悄在直播间挂着小黄车卖开光貔貅。某位号称“当代陶渊明”的网红,最近被扒出在海南买了三套海景房,粉丝们炸锅说他虚伪,我倒觉得这反而真实——嘴上说着义字当头,身体却很诚实地奔向财富自由。

其实细想,“义不理财”从来就是个伪命题。你看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劫富济贫,抢来的金银也要按功劳分个三六九等;乔布斯当年拉着沃兹尼亚克开发苹果电脑,事先都把股权比例算得明明白白。真正的义气,恰恰需要清晰的财务契约来守护。我认识个做建筑起家的老板,每次项目开工前非要拉着合伙人签厚厚一沓协议,别人笑他太较真,他却说:“亲兄弟明算账,才能一起赚到最后。”
倒是那些把“谈钱伤感情”挂嘴边的人最可疑。去年有个远房表侄来找我投资他的“元宇宙项目”,开口就是“自家人不说两家话”,结果连份像样的商业计划书都拿不出来。果然三个月后卷款跑路,家族群里骂声一片——你看,越是把义气当幌子的人,往往越不在乎真正的道义。
如今再琢磨“义不理财”这四个字,我倒觉出些新意味:不是教人故作清高逃避现实,而是提醒我们在追逐财富时,别丢了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就像老张虽然吃了亏,但昨晚还在张罗着给被骗的工友们凑生活费。这种傻气吧?可当他佝偻着背挨家送钱时,我觉得比那些开着路虎却连夜转移资产的人,富足了不止十倍。
(写完这段突然想起,老张的电动车筐里常年放着本皱巴巴的庄子,书页间夹着张泛黄的欠条——2015年借给工友老陈治病的三万块,至今没要回来。你说他真不在乎钱吗?可每次喝多了,他总摸着那欠条喃喃自语:“老子不是图他还钱,就想听句人话啊…”)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9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