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创业商机:在噪音中发现真正的信号
去年冬天,我在一家街角咖啡馆里偶遇了一位老朋友。他刚结束第三次创业,这次是做一个“智能宠物喂食器”——听起来不错,但市场早已挤满了类似的产品。他苦笑着对我说:“现在创业就像在超市里找最后一包打折的泡面,要么被人抢光了,要么根本不好吃。”
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创业机会真的枯竭了吗?还是我们找错了地方?
1. 别盯着“风口”,看看“裂缝”
人人都知道AI、区块链、元宇宙是“风口”,但风口的问题是——风太大,容易把人吹跑。大公司、资本、技术巨头早就占好了位置,普通人冲进去,大概率只能当个“陪跑员”。

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那些“不够性感”的领域。比如:
– “无聊但赚钱”的生意:二手办公设备回收、专业清洁服务、老年人陪诊。这些行业没人在社交媒体上吹捧,但它们稳定、刚需,竞争反而没那么激烈。
– “被忽视的细节”:我曾见过一个创业者专门做“餐厅菜单翻译优化”——很多高档餐厅的英文菜单错误百出,影响外国顾客体验。这生意小吗?小。但利润高吗?非常高。
创业不是非要颠覆世界,有时候,修补一个小裂缝,就能撬动整个市场。
2. 你的“痛苦”,可能就是别人的商机
最好的创业点子往往来自你自己的不爽。
– 你嫌外卖包装太浪费?有人做了可循环餐盒租赁。
– 你觉得健身房月卡太贵?按次付费的共享健身仓就火了。
去年我搬家时,被各种繁琐手续折磨得够呛,心想:“要是有人能一键搞定所有迁移服务(水电、网络、地址变更)就好了。”结果一查,真有人在做,而且活得不错。
你的痛点,可能也是成千上万人的痛点。 与其盲目跟风,不如先问问自己:“什么东西让我烦到愿意花钱解决?”
3. 别怕“小”,怕的是“没壁垒”
很多人觉得创业一定要做大生意,动不动就想“改变行业”。但现实是,小生意更容易活下来,关键是要有护城河。
– 你开个奶茶店?难做,因为谁都能开。
– 但你如果专做“低糖健康奶茶+社群运营”?可能就有差异化。
我认识一个做定制化文具的创业者,她的产品比普通文具贵3倍,但客户愿意买单,因为她把每支笔都刻上客户的名字,还附赠手写感谢卡。情感溢价,有时候比技术溢价更值钱。
4. 逆向思维:在“没人要”的地方淘金
当所有人都在追逐“新经济”时,传统行业反而可能藏着金矿。
– 农业科技?听起来土,但精准种植、无人机施肥正在爆发。
– 线下教育被唱衰多年,但高端亲子体验课却越卖越贵。
最荒芜的地方,往往有最肥沃的土壤。
5. 最后,警惕“创业瘾”
创业不是万能解药。有些人不是真的想解决问题,只是沉迷“当老板”的感觉。如果你只是为了逃避职场,或者觉得“创业很酷”,那大概率会失败。
真正的创业者,往往是“被迫”的——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而市面上没有好的解决方案,于是自己跳进去做。
所以,别急着找商机。先观察,先体验,先不爽。 最好的机会,可能就藏在你的日常生活里。
—
你怎么看?
你遇到过哪些“这破事怎么没人解决?”的时刻?说不定,那就是你的下一个创业起点。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9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