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上个月聚餐时突然问我:“你说,那帮玩期货的到底是在帮股市还是害股市?”他刚被套牢在某创业板股票里,语气里带着被割韭菜的愤懑。我晃着啤酒杯没立刻回答——这个问题就像问菜刀是厨具还是凶器,答案完全取决于握在谁手里。
我至今记得2015年夏天的惨烈。当时我在陆家嘴一家私募打杂,办公室里永远弥漫着咖啡因和肾上腺素的混合气味。基金经理老张每天开盘前都要拜两拜电脑屏幕,嘴里念叨着“多空双杀”。那时候期指成交量动不动就是现货的两三倍,整个市场像个被杠杆吹胀的气球。最魔幻的是暴跌那几天,我亲眼见到交易员一边对着跌停的股票骂娘,一边在期指空单上疯狂加码——就像消防员一边救火一边偷偷泼汽油。
这种精神分裂式的操作背后,藏着期指市场最吊诡的真相:它本该是对冲风险的盾牌,却成了放大贪婪的凶器。理论上那些套期保值的机构应该乖乖锁住风险敞口,但人性哪忍得住暴利的诱惑?当发现做空比选股赚钱快十倍时,什么价值投资都成了狗屁。我认识某个期货大佬甚至公开说:“买股票就像种地,玩期指就是抢银行,你说哪个来钱快?”
但把股灾全怪到期指头上也不公平。去年有段时间监管把期指手续费调到高得离谱,结果呢?股市该跌照样跌,只是死得更安静了——就像给赌场断了电,大家举着蜡烛继续赌。最讽刺的是,当今年期指限制逐步放开时,居然真有分析师喊着“利好来了”。合着这工具一会儿是背锅的恶人,一会儿又成救市的菩萨?

真正让我后背发凉的是另件事。某次行业论坛听到个说法:期指其实在悄悄改写A股的基因。以前机构建仓要偷偷吸筹几个月,现在直接在期指上布局,反手用现货砸盘收割。散户看着K线图研究技术指标,却不知道战场早转移到了他们看不见的暗房。这就像斗地主,人家不仅能看到你的牌,还能随时改规则。
当然也有亮色。某家国企去年开始用期指做员工持股计划的对冲,总算有了点成熟市场的模样。但这类案例太少,少得像暴雨里的火柴——刚点燃就被浇灭了。更多时候我看到的是游资在期现市场间玩跷跷板,把价值发现功能扭曲成价格操纵的魔术道具。
或许我们始终搞错了重点。工具从来不分善恶,但赌场老板得懂规矩。当T+0的期指遇上T+1的现货,当50万门槛的玩家收割着散户,当程序化交易能把波动放大成海啸——监管的拖鞋早就追不上市场的跑鞋。有次喝多了我问老张:“这算金融创新还是合法赌博?”他红着眼睛笑:“区别就是赌场输钱能骂庄家,炒股输钱只能怪自己傻。”
现在回答朋友的问题:期指像是给股市装了台涡轮增压发动机,能跑更快也能死更惨。但别怪发动机,该问的是谁在踩油门,又是谁没装刹车片。至于我那朋友?听说最近开始研究期货开户了——你看,人性终究逃不过真香定律。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8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