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陆家嘴的咖啡厅,我目睹一位衬衫领子磨出毛边的中年男人,正用Excel表格向对面年轻人论证某个区块链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年化300%只是保守估计”,他搅拌着凉透的拿铁,指甲缝里还嵌着昨夜修改白皮书留下的墨水渍。年轻人眼中闪烁的光芒,与我三年前在众筹讲座上第一次听说”股权投资的黄金时代”时的神情如出一辙。
真有意思。当房产不再是普通人的财富增值利器,股权投资突然被包装成新时代的阿拉丁神灯——只不过擦亮神灯的人永远不会告诉你,百分之九十九的许愿者最终会变成灯油。
我摔过跟头。2021年跟投某家智能硬件公司时,曾被那份精美路演PPT里”颠覆行业”的豪言灼伤视网膜。两年后公司清算时才发现,创始人用融资款购置的保时捷卡宴,比他们研发的智能水杯更能精准测量水位——至少油表刻度从不骗人。这种经历教会我的不是尽职调查模板怎么填,而是终于看懂股权代持协议里那些故意留白的条款,根本就是给韭菜预留的肥料坑。
现在谁还信那些”跟着大佬投准没错”的鬼话?某知名投资人私下调侃,他撒网式投的五十个项目里,四十九个是用来给那个真命天子项目打掩护的烟雾弹。普通散户撞见的,大概率是人家早就准备弃掉的棋子。更荒诞的是,某些FA机构把跟投额度当人情彩票发放,你以为是踏入了财富圣殿,实则不过是在帮人垫高退出的台阶。

最近令我后背发凉的是ESG赛道的异化。某个做环保材料的朋友去年拿到融资后,投资人强制要求把20%资金用于购买碳积分而非技术研发。”比起苦哈哈搞创新,不如把PPT做成绿色主题的童话故事”。你看,资本从来要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能把故事卖出好价钱的精美包装盒。
但你说普通人就该彻底远离这场游戏?倒也不必因噎废食。我认识的一位幼儿园老师,靠着持续追踪某家宠物食品公司的社交媒体动态,发现他们悄悄更换了供应链负责人——这个看似无关的细节,让她在财报暴雷前成功逃顶。比起那些迷信尽调报告的金融精英,她更相信公司官网上员工合影里是否出现了真心笑容。
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往往藏在招股书页码边缘的注脚里。就像去年某消费品牌递交的上市材料中,被刻意弱化的那条”将30%募集资金用于偿还股东借款”的说明,比前面八十页的商业模式论述更能道破玄机。可惜大多数人宁愿被”新零售生态闭环”这种魔幻词汇洗脑,也不愿细究资产负债表里暗藏的尸骸。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理解”投资”的本意。当我那位做家具修复的舅舅,坚持用年终奖换取楼下精酿酒吧的1%股权时,他笑着说:”至少以后破产了,还能搬两张橡木桶凳子回家”。这种带着体温的资本联结,比在投资APP上认购那些被证券化过八次的股权碎片,更接近财富的真实温度。
现在每当我听到有人畅谈”通过股权投资实现阶级跨越”,总会想起古玩市场里那些举着强光手电鉴宝的藏家。他们真正在寻找的或许不是官窑瓷瓶,而是触摸历史时那种战栗的错觉。资本游戏最讽刺的真相在于:当你以为自己是在狩猎财富,实际上早已成了被狩猎的标本。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8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