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三点多,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推送:”161024基金净值更新:1.876元,较昨日下跌2.3%”。我正喝着咖啡,看到这个数字时突然觉得嘴里的拿铁变得有点苦涩——倒不是因为亏了多少钱,而是突然意识到,我们这些人每天盯着净值波动的样子,活像在赌场里盯着轮盘赌的赌徒。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陆家嘴一家咖啡馆听到的对话。两个穿着考究的年轻人拿着平板电脑,为某个基金净值0.02元的波动争论了半小时。其中一个激动地说:”这个经理的调仓策略明显有问题”,另一个则反驳说”要看长期回报率”。我当时真想插句话:你们点的58元手冲咖啡都快凉了,就为了这不够买半杯咖啡的波动?
说实话,我越来越怀疑我们是不是陷入了一种数字崇拜。每天下午三点收盘后,无数人像等待彩票开奖一样刷新着手机APP。净值涨了,晚上加个菜;净值跌了,连晚饭都吃得没滋味。这种情绪波动简直比基金的β系数还要高。
有时候我在想,这些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数字真的能反映投资价值吗?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时,某个著名基金的净值单日暴跌47%,但十年后回头看,那反而是最好的买入时机。我们现在每天纠结的波动,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里,可能连图表上的一个像素点都算不上。
最近和一位资深基金经理聊天时,他苦笑着说现在最怕的就是每个交易日结束后的那一个小时。”投资者电话被打爆,不是因为投资策略有问题,而是因为净值比预期少了0.01元。有些人甚至能因为这点差异把你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一遍。”他说现在做投资决策时,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来考虑如何平滑净值曲线——哪怕这意味着要牺牲一些长期收益。
这真是个讽刺的现象:我们投资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却因为短期净值波动而毁了现在的心情。就像那个老笑话说的:一个人为了省钱走路回家,结果路上买了杯奶茶——我们关注净值是为了理财,却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更多宝贵的时间和情绪。

或许我们应该学会像对待天气预报一样对待每日净值:看一眼知道明天要不要带伞就够了,没必要因为预报有雨就取消所有出行计划。毕竟,真正的财富积累从来都不是看单日净值,而是看你能不能拿得住那些值得长期持有的资产。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今天还没看自己持有的其他基金净值。不过算了,咖啡要凉了,还是先享受这个下午吧——哪怕某个净值正在下跌零点几个百分点。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8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