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被拉去参加一场投融资路演。空调温度低得像是要冻结创业者的激情,投影仪的光束切开烟雾,台上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正用亢奋的语调描述着“颠覆性创新”——这个词在本世纪被滥用的程度,大概仅次于“我爱你”。
我忽然想起三年前在798艺术区偶遇的行为艺术:一个男人把自己涂成银色,站在台座上模仿机器人。而今路演台上的创业者们,何尝不是在表演另一种行为艺术?他们要扮演先知、狂人、理性的冒险家,还要恰到好处地流露一点可爱的偏执。投资人翘着二郎腿,用慵懒的眼神解剖着台上人的血肉之躯,仿佛在菜市场掂量猪肉的成色。
真是绝妙的讽刺。我们口口声声说投资是“投人”,却在用最非人的方式评估人性。有个做AI教育的90后,演讲时手指一直在抖。我认识他导师,说那孩子连续72小时没合眼就为调整BP里一个无关紧要的图表颜色。这种自虐式完美主义,在投资人眼里大概只能换算成“抗压能力较强”的加分项。
现在的路演越来越像选秀节目。创业者不仅要会讲故事,还得擅长掉眼泪——当然得是倔强地强忍泪水那种,最好在说到“为了创业妻子离家出走”时眼眶微红三秒,随即扬起下巴展现钢铁意志。我见过最荒诞的场面,是某个投资人要求创始人现场做性格测试,美其名曰“团队适配度评估”。当时我真想站起来问:贵司投资条款里要不要加上星座配对指数?

资本对“人性化”的饥渴正把路演异化成畸形秀。去年有个做养老项目的姑娘,PPT做得稀烂,但讲到照顾老年痴呆症外婆时哽咽了五分钟,居然拿到比预期高两倍的估值。事后她在庆功宴上醉醺醺地说:“早知道把外婆推轮椅的照片放在第3页了,不该放在第8页。”你看,连真情实感都要算计出场顺序。
或许我们都在共谋这场表演。创业者献祭尊严,投资人消费感动,媒体包装神话。有次我偷听到两个FA新手交流心得:“要让创始人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咳嗽,但不能太频繁”“路演前最好饿两顿,脸色苍白显得更执着”。这哪里是融资指导,分明是method acting大师课。
最近我总在做同一个噩梦:十年后的路演现场,创业者直接带着心电图仪上台,大屏幕实时播放心跳数据。“请看这里——当我说到市场规模时的窦性心动过速,充分证明我对事业的赤诚!”台下的投资人举牌打分:情绪波动幅度8.7分,多巴胺分泌指数9.2分。
也许该有人掀桌子了。既然我们都心知肚明这是在演戏,不如干脆极致的坦诚:创始人开场就坦白“我需要钱因为现金流要断了”,投资人直接说“其实我不懂你的技术但赛道很热”。说不定这种反人性的真诚,反而会成为最新颖的人设包装。
散场时有个年轻人堵在电梯口,西装腋窝处有深色汗渍。“您觉得我刚刚表现得够不够饥渴?”他眼里还燃着未熄的表演欲,“他们说投资人喜欢看到狼性的眼神。”我看着他瞳孔里自己的倒影,突然感到一阵窒息般的悲伤。
这个时代啊,连渴望都要按照标准模板来雕刻。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87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