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周三在营业部碰见老张,他神秘兮兮地把我拽到走廊:”听说湖南金证有内部消息渠道,年费两万八,你说这钱该不该花?”他说话时眼睛发亮的样子,让我想起2015年牛市时那些兜售”涨停板秘籍”的江湖术士。
(二)

说实话,这些年见过的投资咨询公司比我家楼下奶茶店的招牌换得还勤。他们总爱把办公室开在CBD高层,玻璃幕墙擦得能照出人性里的贪婪。湖南金证的官网我翻了三遍——那些”稳健收益””专业团队”的标语,跟其他公司像是同一个模板刻出来的。
(三)
有个细节挺有意思。他们某位分析师在直播里说”当前市场处于历史性机遇期”,可翻看他去年三季度的言论,分明说的是”建议持币观望”。这让我想起小区门口总说”最后三天清仓”的服装店,转眼就能再清仓三个月。
(四)
我认识个90后姑娘小王,去年买了某咨询公司的”白金服务”,结果推荐的股票里有三只ST。她去理论时,对方客服的回应堪称当代语言艺术:”投资有风险,我们的建议仅供参考”——这话术精妙得让免责声明都显得多余。
(五)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湖南金证至少是持牌机构,比那些野鸡平台强点。但问题在于,当”合规”成了最高标准,这个行业是不是该反思点什么?就像夸餐馆不该只说”吃了不会食物中毒”对吧?
(六)
有个私募朋友跟我说过业内潜规则:有些咨询公司根本不在乎荐股准不准,他们赚的是会员费的现金流。这倒解释了我一直的困惑——为什么有些公司能忍受客户骂娘还活得挺滋润。毕竟韭菜割一茬,春风吹又生。
(七)
如果你非要我给建议(虽然我怀疑你真正想听的是”赶紧交钱”):先把他们的免费研报看半年,自己做个统计。要是准确率能超过你扔飞镖选股的水平,再去考虑付费服务。记住,真正能下金蛋的鸡,没人会拿出来按斤卖。
(尾声)
昨天老张又来找我,说发现湖南金证某个分析师在知识星球开小灶。我看着他手机里9988元的年费订阅页面,突然觉得这个时代真魔幻——我们花钱买的可能不是投资建议,而是对抗焦虑的安慰剂。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85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