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陆家嘴的咖啡厅里,我撞见前同事老张正对着手机唉声叹气。这位曾经在私募圈叱咤风云的老江湖,如今却对着博众投资的某款理财产品抓耳挠腮。”年化6.8%?我他娘的连本金都快拿不回来了!”他咬牙切齿的样子,活像只被割了韭菜的愤怒山羊。
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稳健收益”

博众投资的宣传册永远印着西装革履的精英团队,但你知道吗?我认识他们某个分公司的理财经理小王,这哥们三个月前还在健身房卖私教课。现在他朋友圈天天发”国家政策扶持””底层资产透明”之类的鬼话,配图清一色是ps过度的收益率曲线图。
最讽刺的是他们的”金盾风控系统”。去年某款爆雷的产品说明会上,技术总监演示系统时电脑突然蓝屏,台下客户集体倒吸冷气的场面,简直能入选年度黑色幽默大赏。后来才知道所谓AI风控,就是雇了几个大学生手工填Excel表。
二、当理财顾问开始跟你称兄道弟
我总结出个规律:但凡理财经理开始叫你”哥/姐”,距离暴雷就不远了。博众的销售话术堪称教科书级的话术陷阱——先跟你聊学区房政策,再不经意间透露某领导家属也买了这款产品。上次我故意装小白去咨询,那个95后小姑娘硬是把结构化产品说成是”比余额宝安全,比股票赚钱”的神仙组合。
特别要警惕他们的”客户答谢会”。你以为去的是米其林餐厅,实际上等着你的是长达三小时的话术轰炸。我见过最离谱的是在游轮上办推介会,等船开到公海才亮出真实收益率——这哪是理财,分明是加勒比海盗现代版。
三、监管风暴下的变形记
去年证监会罚单下来那会儿,我特意去他们总部转了转。前台小姑娘还在跟客户吹”处罚说明我们规模大”,这逻辑堪比说”交警贴罚单是因为我车贵”。不过说实话,他们危机公关确实有两把刷子,能把”产品逾期”说成”主动控制规模”,把”监管约谈”包装成”政策指导”。
最近他们开始猛推”家族办公室”概念,我看了眼服务清单差点笑出声——所谓的税务筹划就是帮你注册个海南空壳公司,资产配置方案根本是直接从某券商研报里复制粘贴的。但架不住土豪们就吃这套,毕竟印着烫金logo的皮质文件夹,看起来就是比A4纸靠谱。
四、给小白们的血泪建议
1. 当理财经理用”颠覆传统金融”当卖点时,请立即捂住钱包——金融业存在几百年,要真有好东西轮得到他告诉你?
2. 警惕所有需要”预约抢购”的理财产品。真正的好资产都是机构间私下瓜分的,哪需要搞微商那套饥饿营销。
3. 记住这条铁律:宣传册上印的”过往业绩”越漂亮,未来坑你的概率就越大。我见过最骚的操作是把某支爆雷产品从业绩展示里悄悄删除,就像从来没存在过。
说到底,在博众这样的机构眼里,客户大概分为三种:待收割的韭菜、正在维权的刺头,以及——最受欢迎的——装睡的叫不醒的人。下次再看到”国资背景””银行托管”之类的宣传话术,不妨多问一句:当年P2P暴雷时,哪个不是这么说的?
(后记:写完这篇文章第二天,老张发微信说他的钱居然到账了。不过别急,据说是用新客户本金兑付的——典型的庞氏剧本,只是这次换了个金融科技的新马甲。)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