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狂欢成为日常:台湾股市泡沫下的集体催眠

那天下午,我在台北松山区的咖啡馆里偶然听到邻桌的对话。两个穿着西装的中年人正兴奋地比划着,桌上摊开的不是合同文件,而是一张画满箭头的K线图。”这只股票我昨天又加码了200张,”其中一人压低声线却掩不住语气里的亢奋,”反正还会涨,怕什么?”

这种场景在1980年代末的台湾街头再寻常不过。但奇怪的是,明明已经过去三十多年,当我观察当下的台湾股市时,竟然嗅到了相似的气息——那种混合着贪婪、焦虑和盲目自信的特有味道。

泡沫的本质是自我欺骗

我们总喜欢给泡沫赋予某种神秘色彩,仿佛它是某种外来物种突然侵袭了市场。但真相是,泡沫从来都是自内而生的集体幻觉。台湾股市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把这种自我欺骗变成了全民运动。

台湾股市大泡沫

我记得大学时修过一门经济学课程,教授在讲到有效市场假说时轻蔑地笑了笑。”在台湾股市,”他说,”你会发现人们更相信庙里求的签诗,而不是财务报表。”当时觉得是玩笑话,直到我亲眼看到某家电子公司的股价在连续亏损三年后反而暴涨200%,只因为老板去某间知名宫庙安了太岁。

这种非理性不仅仅体现在散户身上。我认识的一位基金经理私下坦言,他们团队做决策时经常要参考”市场情绪指标”——说白了就是看Line群组里散户们在疯传什么消息。”基本面分析?那只是写给客户报告用的装饰品。”

流动性的狂欢与诅咒

央行持续的低利率政策释放出的巨额流动性,像糖浆一样淹没了整个市场。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游戏——只要不断往杯子里倒水,纸船就会一直浮着。但所有人都默契地不去问:如果水停了怎么办?

有个现象很值得玩味:台湾股市的日均换手率常年高得离谱。这意味着什么?说明大多数人根本不在乎长期持有,而是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我做过一个小实验:随机询问10个近期进场的投资者,能否说清所持股票的主营业务。结果有6个人完全答不上来,3个人答错,只有1个人能说个大概。

更荒诞的是,某些股票的涨跌竟然开始和公司基本面完全脱钩。一家传统制造业公司,因为名字里带”光电”二字,就被当成科技股爆炒。董秘办不得不发公告澄清”本公司不涉及半导体业务”,股价却继续涨停——市场根本不在乎真相,只想要讲故事的材料。

断裂的齿轮

最让我忧心的是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有创新能力的初创企业融不到资,而某些靠炒作概念的老牌公司却可以轻松增发股票。这就像是一个代谢失调的机体——营养都流向了脂肪细胞,肌肉组织却在萎缩。

我采访过一位从事机器人研发的创业者,他的公司三年拿了七个国际专利,却连2000万新台币的融资都谈不下来。”投资人总是问什么时候能上市,”他苦笑着说,”却没人问我们的技术领先竞争对手多少。”

与此同时,某家主营收入连续下滑的食品公司,因为宣布要成立”元宇宙事业部”,股价一周内涨了150%。公司总经理在发布会上连NFT和区块链的区别都说不清楚,但这不妨碍券商出具买入评级报告。

虚假的安全感

当局似乎很享受这种”繁荣”。税收增加了,选民满意了,国际媒体也开始吹捧”台湾经济奇迹”。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敞口正在悄然扩大。

有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台湾家庭的资产配置中,股票和基金占比已经突破40%,远高于日韩等邻国。这意味着一旦市场转向,受到的冲击将是毁灭性的。就像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还给篮子装上了轮子往山坡下推。

我父亲那辈人经历过1990年那场股灾,他至今记得当时如何在一夜间损失了毕生积蓄。”那时候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股神,”他回忆道,”直到醒来发现自己在天台上排队。”

尾声:还会重演历史吗?

也许我是过度悲观了。也许这次真的不一样——有了更完善的监管,更聪明的投资者,更先进的风险控制工具。但当我看到大学生们翘课看盘,主妇们用买菜钱炒股,上市公司靠改名字拉升股价时,恍惚间又回到了那个疯狂的年代。

市场永远不会吸取教训,因为参与市场的永远是同一类人——贪婪又健忘的人类。台湾股市的特殊性在于,我们把这种周期性发作的狂热症,包装成了一种地域特色。

离开咖啡馆时,那两位西装男士已经开始讨论抵押房产加码入市。窗外,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屏依然红火一片。我不知道这场盛宴还能持续多久,但可以肯定的是——当音乐停止时,一定有人来不及找椅子。

(完)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8345/

(0)
林凤百科林凤百科
上一篇 2025年10月9日 下午12:31
下一篇 2025年10月9日 下午12:31

相关推荐

  • 美国股市几点开

    华尔街的钟声为谁而鸣? 说实话,我第一次真正关注美股开盘时间,不是因为什么宏观经济分析,而是因为一通凌晨三点的越洋电话。一位在投行工作的老友——就叫他马克吧——在那头声音嘶哑地说:…

    2025年10月30日
  • 股市融资余额

    当数字开始讲故事:融资余额背后的贪婪与恐惧 那天下午,我在陆家嘴的星巴克无意中听到两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兴奋地讨论着某只“必涨”的科技股。“已经融资加仓了,”其中一个压低声音说,“这…

    1天前
  • 经济与股市的关系

    股市与经济的背德之恋 我认识一位老股民,每日清晨必用搪瓷杯泡浓茶,在证券交易所门口的石阶上坐着,等那扇铁门吱呀打开。去年深秋他告诉我:”你看这大盘绿得,跟菜市场蔫了的菠…

    2025年10月14日
  • 《韭菜的自我修养:当K线开始讲脱口秀》

    昨天收盘后,老张在群里发了段语音,背景音里麻将哗啦作响:”今天这行情,我那只光伏股跌得比我家娃期末考试成绩还惨。”紧接着有人补刀:”知足吧,我买…

    2025年9月14日
  • 《股市里那个看不见的“大玩家”》

    上周和一位做私募的老友喝酒,几杯下肚后他突然问我:“你觉得散户最致命的幻觉是什么?”没等我回答,他自己接话:“就是总以为市场里有个叫’主力’的超级英雄,随时…

    2025年9月3日
  • 《股市为什么会低开?因为人性总在夜里发酵》

    凌晨三点半,我被手机震动惊醒。屏幕上跳动着朋友老陈的微信:”美股又崩了,明早A股怕是要难看。”后面跟着三个裂开的表情。我揉着眼睛苦笑——这已经是本月第四次深…

    2025年8月26日
  • 白酒股市行情

    《白酒股:醉人的曲线与清醒的博弈》 上周和做私募的老王喝酒,他抿着杯里的茅台突然苦笑:“你看,这玩意儿喝得起的人不炒股,炒股的人喝不起,但偏偏它的股票成了信仰。”这话像颗花生米,卡…

    2025年11月17日
  • 《开盘钟声响起前,我总在咖啡馆倒数》

    每次看到有人问”下午几点开盘”,我总会想起老张——那个在券商营业部泡了二十年的老股民。2015年牛市最疯的时候,他总爱在开盘前半小时蹲在营业部门口抽红塔山,…

    2025年8月24日
  • 当黑天鹅扇动翅膀:市场、人性与不可预知的裂缝

    我记得2015年夏天的一个深夜,朋友突然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一种奇怪的颤抖:“你看新闻了吗?千股跌停,我的账户一天蒸发了四十万。”电话那头传来打火机反复开合的咔嗒声——他戒烟三年了…

    2025年10月1日
  • 《信息洪流中的那一瓢:我的股市观察方法论》

    去年冬天,我在上海陆家嘴的一家咖啡馆里偶遇了一位老交易员。他盯着手机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突然轻笑一声:”现在的人啊,恨不得把行情数据直接注射进静脉。”这句话像…

    2025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