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老张,去年初兴冲冲地冲进股市。那时候他每天挂在嘴边的话是:“隔壁老王靠炒股换车了,我总不能一直原地踏步吧?”结果呢?今年再见他,人瘦了一圈,烟倒是抽得更凶了。他说他现在最怕听到的词就是“回调”——每次听到这两个字,就感觉自己像一只被赶上屠宰场的羊,明知道前面是刀子,却只能被推着往前走。
说实话,我觉得股市里绝大多数人都是羊,只不过有些羊自以为自己是牧羊犬罢了。我们总嘲笑那些跟风买基金、盲目追涨杀跌的“韭菜”,但换个角度想——谁又不是呢?就连那些天天分析K线图、张口闭口“技术面”“基本面”的主儿,真遇到市场集体恐慌的时候,第一反应照样是点卖出键。区别只在于,普通羊群是懵着跑,而“聪明羊”是一边跑一边给自己编理由:“我这是止损”“市场情绪过热了”。
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的一场投资讲座。台上那位“老师”西装革履,PPT做得花里胡哨,讲到一半突然蹦出一句:“真正的投资者要学会逆人性操作。”台下顿时一片赞叹的唏嘘声。我当时就忍不住腹诽:如果逆人性这么容易,满大街不就都是巴菲特了?说到底,这种话术无非是给羊群喂一剂“你不是普通羊”的安慰药罢了。
最讽刺的是,越是想摆脱羊群心态的人,往往越容易陷入另一种羊群行为。比如现在流行所谓的“价值投资”,大家一窝蜂去研究财报、找“被低估”的标的——结果就是但凡有点名气的白马股,估值都被推得老高。你说这是价值投资?我看更像是换了个赛道的集体狂欢。就像羊群突然集体决定改吃另一种草,还自以为做出了独立选择。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股市最大的悖论在于:它明明需要集体理性才能健康发展,但驱动它的却永远是集体非理性。每次牛市顶峰总有人喊着“这次不一样”,每次熊市谷底又总有人哀嚎“这次真的没救了”。历史一遍遍重演,剧本永远雷同,只不过演员换了一茬又一茬。
说到这里可能显得太悲观。但说实话,我反而觉得承认自己是只羊,或许是走向理性投资的第一步。知道自己容易受情绪影响,才会刻意设置止损线;明白自己也会跟风,才会强迫自己制定并执行投资纪律。真正的风险不在于随大流,而在于随了大流却自以为特立独行。
老张最近开始定投指数基金了。他说想通了,既然当不了狼,就当只聪明的羊——不争着跑在最前面,也不落在最后头,老老实实跟着羊群大方向走,但永远留个心眼注意悬崖在哪。你说这是妥协吗?我倒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的清醒。
毕竟在这个市场上,活得久比赚得快更重要。而要想活得久,首先得认清自己脖子上挂着的铃铛是怎么响起来的。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