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融证券是怎么回事好不好?

国融证券这潭水,到底有多深?

上周和老张喝酒,这老哥突然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哎,你听说国融证券那事儿没?” 我一口啤酒差点喷出来——又是国融。这名字在过去两年里,就像金融圈里的一个幽灵,时不时冒出来刷存在感,但真要问“怎么回事”,大多数人又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1. “草莽英雄”的宿命?

国融证券给我的第一印象,像个闯进华尔街大门的“县城学霸”。你说它没本事吧,它确实在债券承销、资管业务上啃下过几块硬骨头;可你说它稳吧,监管罚单和股权纠纷又像连续剧一样没完没了。这种矛盾感特别“中国”——野蛮生长的中小券商,一边在政策缝隙里闪转腾挪,一边又得装作西装革履的乖学生。

国融证券是怎么回事好不好?

我查了查数据:2022年净利润同比跌了70%,评级从BBB一路滑到CC。但有意思的是,它的债券业务居然还能排进行业前30。这让我想起老家那个总被查封却永远人声鼎沸的夜市——“不完美,但死不透”,大概就是这类机构的生存哲学。

2. 那些“不能明说”的潜规则

圈里人提到国融,总会暧昧地笑一笑。它的股东背景像一场俄罗斯套娃游戏:明天系旧部、地方国资、神秘民企……每层壳背后都藏着一段不可说的往事。有个做尽调的朋友吐槽:“他们家的股权结构图,画出来像张蜘蛛网,看久了会密恐发作。”

更耐人寻味的是它的“踩线艺术”。比如2021年那单ABS违约,表面上说是市场波动,可业内都知道是底层资产早就烂透了。这种操作像在刀尖上跳踢踏舞——“我知道你在玩火,但只要你没烧到别人家院子,我就先假装没看见”。监管的微妙态度,某种程度上成了这类机构的生存氧气。

3. 普通人的机会or陷阱?

去年帮一个亲戚看账户,发现他重仓了国融代销的某款“高收益理财”。产品说明书里那些“预期年化8%”“国企担保”的字眼,看得我后背发凉。后来果然暴雷,亲戚却嘟囔:“人家客户经理说,这种产品以前从来没出过事……”

这大概是最讽刺的地方:越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机构,越懂得用“接地气”的话术收割普通人。他们不说“信用下沉”,而说“政策红利”;不提“期限错配”,反而强调“灵活存取”。当你被7%的收益率晃花眼时,根本不会注意合同角落那句“不承诺保本”。

4. 我们到底该恨它还是谢它?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经济学家赫希曼的“退出-呼吁”理论。国融这样的机构,就像金融体系里的“鲶鱼”——它搞乱一池水,但也逼着所有人思考:为什么投资人宁愿赌这类平台,也不信正规军?为什么明明知道有坑,还是有人前赴后继往里跳?

也许答案很简单:在一个资产荒的时代,“饿死”和“毒死”之间,大多数人会选择先吃饱再说。

(完)

后记:写完这篇文章,老张发微信问:“所以到底能不能买他家产品?” 我回了句:“如果你愿意用本金赌明天,不如直接去澳门——至少那边愿赌服输。” 他发来一个捂脸表情。你看,这就是人性。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8255/

(0)
闲不住的铁娘子闲不住的铁娘子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 纸业巨头的黄昏:当资本遇见一张纸的尊严

    上周整理书房时,翻出一沓泛黄的宣纸,是我祖父留下的手工造纸工具。指尖抚过粗糙的纤维纹理,突然想起去年在浙江某小镇造纸作坊里,那个满手纸浆的老匠人摇着头说:”现在没人要这…

    2025年8月28日
  • 境外投资备案:一场戴着镣铐的出海之舞

    去年在深圳湾科技园的一家咖啡馆,我遇见了一位做跨境电商的老朋友。他刚完成了一轮200万美元的印尼投资,却苦笑着掏出厚达三厘米的备案材料:”这堆纸比我当年写毕业论文还折腾…

    2025年9月14日
  • 酒店投资方案:当资本遇见失眠的灵魂

    三年前在京都,我住进一家由百年町屋改造的精品旅馆。凌晨三点被竹筒叩石的声响惊醒,推窗看见穿麻布衣裳的侍者正跪在枯山水庭院里擦拭石灯。那一瞬间我忽然意识到,我们投资的从来不是钢筋水泥…

    2025年8月31日
  • 中广智投怎么样?

    中广智投怎么样?一个老韭菜的深夜碎碎念 凌晨两点,我盯着电脑屏幕上那条刺眼的亏损曲线,第N次问自己:“当初为什么信了中广智投的邪?” 这得从去年冬天说起。某个金融圈的饭局上,一位自…

    5天前
  • 同花顺投诉可以追回费用吗?

    《同花顺投诉可以追回费用吗?一个老股民的碎碎念》 1. “免费时代”的幻觉 我至今记得2015年牛市那会儿,同花顺的广告铺天盖地——”智能选股&…

    2025年9月30日
  • 投资人的皮囊与灵魂

    去年冬天,我在上海一家拥挤的咖啡馆里偶遇了一位自称“天使投资人”的中年男人。他穿着熨烫平整的衬衫,手腕上那块低调但价值不菲的表在灯光下偶尔闪烁。我们聊了半小时,他用了十七次“赋能”…

    2025年9月27日
  • 当资本敲门时,我们该递上咖啡还是合约?

    上周和一位做产业园区的老友喝酒,他盯着杯中晃动的威士忌突然说:”现在最讽刺的是,我们招商引资的KPI和婚恋网站的成功率正成反比增长。”我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

    2025年9月30日
  • 5000元开店:一场关于体面与生存的博弈

    去年冬天,我在老城区巷口的炒面摊前等餐时,目睹了这样一幕:老板娘单手颠着炒锅,另一只手接电话,语气急促地应付着催缴房租的房东。挂断电话后她苦笑着对我说:“这摊子每月挣的,刚够给孩子…

    2025年8月29日
  • 投资圈的“茶馆经济学”:当资本遇上江湖规矩

    去年冬天,我在北京国贸三期楼下那家总挤满基金经理的咖啡馆里,无意间听到邻桌两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激动地讨论某个新能源项目。穿藏蓝西装的拍着桌子说:“必须抢在红杉前面签TS,我让老张直…

    2025年9月9日
  • 边陲的黄金与荆棘:一个投资客的滇地呓语

    去年深秋,我在大理古城南门被一个卖普洱茶的中年汉子拉住。他不像其他商贩般急切,反而慢悠悠斟了杯陈年普洱,用夹杂白族口音的普通话说:“老板,别总盯着苍山洱海——普洱的茶树下面,埋着比…

    202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