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资本遇见健康:一场关于生命价值的豪赌

上周和一位做私募的老友喝酒,他半醉间突然拍着桌子说:“知道现在最魔幻的投资标的是什么?是人的寿命。”这话让我想起三年前在陆家嘴听到的争论——当时某位投资人坚持认为,健康产业不该用ROI来衡量,结果被全场嘲笑“不懂商业本质”。

中国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矛盾的具象化。他们管理着近百亿资金,却在投资决策时常常要回答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到底是在投资企业,还是在投资人类生存的可能性?

我接触过他们投的一家AI影像诊断公司。创始人告诉我,基金的投资经理会带着CT机下乡,蹲在镇卫生院看老医生怎么用他们的系统。这种“土法调研”在别的领域可能被视作效率低下,但在这里,却能发现报表上看不到的真实需求——比如基层医生最需要的不是99.9%的准确率,而是能在断电时坚持工作6小时的备用电源。

有意思的是,这支基金内部流传着“三个不投”原则:不投纯粹延长痛苦寿命的技术,不投定价超过中产家庭年收入三倍的疗法,不投需要建五星级医院才能落地的项目。这种带着伦理洁癖的投资哲学,让他们在某些项目上错失暴利,却也避开了不少泡沫。去年某明星抗衰项目估值暴涨时,他们的研究员写了份措辞尖锐的内部报告,标题是当我们把长生不老卖给富人时,我们在卖什么。

中国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最让我触动的是他们投资组合里的“赔钱货”——那些针对罕见病的基因治疗项目。有个做戈谢病药物的团队,七年烧掉2.3亿,市场规模还不够覆盖上海三甲医院一个科室的年收入。但基金合伙人会议每次投票都全票通过追加投资,有位董事说的话很直白:“如果资本都不愿为万分之一的希望买单,那我们和放高利贷的有什么区别?”

当然现实远比理想骨感。他们重金押注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去年还在为电子处方流转率和卫健委扯皮;投资的智能穿戴设备公司,产品精度始终拼不过苹果手表。有时候觉得,这群人就像在迷宫里推石头的西西弗斯——明明知道大部分创新项目活不过五年,还要不断把真金白银砸进去。

中国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或许健康投资本来就不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上次去他们办公室,看见墙上贴着一行手写字:“我们投资的不是企业,是未来某个患者多出来的十年。”这种近乎天真的信念感,在别的基金可能早被风控总监撕碎了,但在这里,它成了投委会投票前的固定仪式。

说到底,在人均医疗支出还不到美国十分之一的市场上谈健康投资,本身就带着某种悲壮色彩。当别的基金在讨论估值模型时,他们更多在争论:怎样让云南山区的糖尿病人用得起连续血糖仪?如何让国产PET-CT价格降到现在三分之一?

离场时老友醉醺醺地拉着我说:“知道我们最怕什么吗?怕将来墓碑上刻着——此人一生精明,从未投错过项目,只是没救活该救的人。”这话听着像酒话,但或许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负罪感,让资本在健康领域保留了最后一点温度。

(完)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8240/

(0)
林凤百科林凤百科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当我们在谈论160221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去年冬天,我在北京金融街的咖啡馆里无意间听到两个基金经理的对话。其中一个晃着咖啡杯苦笑:“现在推指数基金,就像劝人吃维生素——都知道有好处,但没人觉得是顿正经饭。”这话突然让我想起…

    2025年9月16日
  • 基金净值查询:数字背后的焦虑与幻觉

    上周三下午,我盯着手机屏幕上001210这只基金的净值走势,突然想起三年前在陆家嘴某券商营业部听到的一段对话。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正对着客户经理抱怨:“你们这个净值更新总慢半拍,等…

    4天前
  • 数字游戏背后的焦虑:当基金净值成为信仰符号

    那天下午,我在咖啡馆无意间听到邻桌两个年轻人的对话。一个正激动地划着手机屏幕:“你看003022又涨了0.8%,我就说该上周加仓!”另一个则懊恼地抓着头发:“早知道不该听那个财经博…

    2025年9月16日
  • 基金迷雾与数字巫术

    上个月某个失眠的深夜,我鬼使神差点开某基金APP的年度账单。屏幕上跳动的收益率数字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幻觉——它宣称我的组合跑赢了87%的用户,却对同期通胀率吞掉的实际收益保持缄默。这…

    6天前
  • 基金161026今日净值:数字背后的焦虑与救赎

    上周三下午四点半,我像往常一样刷新着基金净值页面。光标悬在161026这个代码上时,突然想起三年前在陆家嘴咖啡馆偶遇的老王——当时他正用钢笔在报纸基金版画圈,嘴里嘟囔着&#8221…

    2025年9月8日
  • 当学术理想撞上生存现实:博士后基金的隐形天花板

    去年冬天,我在波士顿参加一场学术会议时,偶遇了一位姓王的博士后。深夜的咖啡馆里,他盯着杯中渐冷的拿铁,突然苦笑着说:“你知道吗?我们实验室最近有句黑色幽默——申请博士后基金就像在超…

    2025年9月6日
  • 当美术馆成为精英的忏悔室:普利策基金会的文化悖论

    去年深秋,我在圣路易斯阴雨连绵的午后偶然闯进普利策基金会美术馆。说实话,当时纯粹是为了躲雨——灰大理石外墙像块巨大的墓碑,与街角那家冒着热气的墨西哥卷饼店形成诡异对比。没想到这场狼…

    2025年9月6日
  • 南方基金:当理财成为一场集体焦虑的出口

    上周和一位老友在珠江新城喝咖啡,他盯着手机屏幕突然苦笑:“你看,我买的南方中证500ETF,这个月又跌了三个点——可我明明记得去年这个时候,理财经理说这是‘稳健型配置’。”窗外是广…

    2025年9月14日
  • 当鲁迅成为品牌:一场文化救赎还是符号消费?

    上周路过绍兴,朋友拉我去看鲁迅故居。青石板路依旧,咸亨酒店里挤满了举着黄酒自拍的游客。文创店门口,印着“早”字的布袋卖到128元一个——据说是因为鲁迅在课桌上刻过这个字。我捏着那个…

    2025年9月4日
  • 数字背后的焦虑:当基金净值成为情感寄托

    那天下午,我盯着手机屏幕上那个六位数的代码——001606,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连续第七天查看它的净值变动。这种近乎强迫症的行为,让我想起了去年在咖啡馆偶遇的老张。他当时一边搅动着冷…

    2025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