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金投教是真的假的?

和讯金投教:当理财课变成”智商税收割机”,我们该信谁?

(开头用场景切入,而非直接下结论)

上周三深夜,我那位总爱在朋友圈晒”理财收益截图”的表姐突然打来电话。背景音里还能听到婴儿哭声,她压着嗓子说:”你能不能帮我看看这个和讯金投教的课?我花8888买的进阶班,现在群里老师天天让加仓某只’内幕股’…”

这通电话让我想起三年前在陆家嘴某大厦电梯里的见闻。两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兴奋地讨论着”转化率”,其中一人说:”现在最好卖的就是’财富焦虑’,比面膜还好割。”当时我就觉得,某些金融教育平台,本质上可能是披着知识外衣的镰刀。

和讯金投教是真的假的?

一、知识付费还是”焦虑贩卖机”?(用反问句式制造冲突)

和讯作为老牌财经媒体,其”金投教”板块乍看确实比抖音上那些”三天学会量化交易”的野鸡课程靠谱。但细究其课程设置——从《小白理财入门》到《私募大佬思维课》共12个等级,像极了网游的VIP晋级体系。最讽刺的是,他们一边教”价值投资”,一边用限时折扣、名额紧缺等电商套路刺激付费。

我扒过某期”明星导师”的背景。那位号称”十年年化收益35%”的大V,实际管理的私募产品早在2018年就清盘了。这就像请个减肥失败的健身教练来卖课,荒诞得让人发笑。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单?

(插入个人观察)

去年参加某理财训练营时,我发现个有趣现象:学员群里最活跃的永远不是讨论技术指标的人,而是那些晒支付宝收益截图的”课代表”。平台深谙人性——在财富焦虑面前,人们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我也能暴富”的心理安慰。

二、那些不说人话的”专业术语”(口语化小标题)

和讯金投教的课程介绍里总堆砌着”α收益””β风险”之类的术语,活像在菜市场吆喝”本店使用分子料理技术”。某次我故意用ChatGPT生成了一段类似的理财话术,结果比80%的课程简介还像模像样。

(虚构但合理的案例)

朋友老陈曾花5999买过他们的《K线战法》。结课时老师突然推荐某个”机构专用交易软件”,号称能”捕捉主力资金动向”。后来才知道,这软件年费2万,而数据来源竟是爬虫抓的公开信息。这种套路在业内叫”饵料分层”,先以低价课筛选出冲动型用户,再逐步喂更贵的”饲料”。

三、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财商教育?(转向建设性讨论)

不是说所有付费课程都是骗局。但好的财商教育应该像教游泳——先在浅水区讲解原理,而不是直接把人扔进深水区卖救生圈。

(具体建议,展现专业度)

• 警惕”稳赚不赔”话术:真正赚钱的策略巴不得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 查证师资背景:中基协官网能验证基金经理资质,别信平台自封的”金牌导师”

• 先试读再付费:正规课程会提供干货试看,而非仅用成功案例洗脑

(结尾留白引发思考)

最近我发现个魔幻现象:和讯金投教的投诉帖下,总有用户反驳”是你们自己没学好”。这像极了传销组织里”不是产品无效,是你不够努力”的话术。当理财教育开始培养信徒而非投资者,或许我们该重新审视——究竟是在为知识付费,还是在为幻想买单?

(突然转换语气,制造反差)

哦对了,我表姐最后报了警。那个推荐”内幕股”的老师,微信号注销得比P2P暴雷平台还快。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8226/

(0)
闲不住的铁娘子闲不住的铁娘子
上一篇 5小时前
下一篇 5小时前

相关推荐

  • 被大决策骗了怎么处理?

    被大决策骗了怎么处理? 去年冬天,我有个朋友——姑且叫他老张吧——兴冲冲地告诉我,他准备把全部积蓄投进一个”稳赚不赔”的新能源项目。项目方声称有政府背书,年…

    6天前
  • 蜀道之上:当巨型国企遇见市井烟火

    上周在成都东站等车时,我盯着电子屏上滚动的高铁班次,突然意识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穿梭于巴山蜀水间的列车,十有八九都和那个名字拗口的企业有关: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说实话,…

    2025年9月16日
  • 境外投资备案:一场戴着镣铐的出海之舞

    去年在深圳湾科技园的一家咖啡馆,我遇见了一位做跨境电商的老朋友。他刚完成了一轮200万美元的印尼投资,却苦笑着掏出厚达三厘米的备案材料:”这堆纸比我当年写毕业论文还折腾…

    2025年9月14日
  • 当几万块钱砸在手里,我选择对抗“理财正确”

    去年夏天,我攥着辞职补偿金蹲在便利店门口喝冰啤酒。银行卡里不多不少正好五万三——够不上买房首付,存定期嫌亏,炒股怕死。冰啤酒淌过喉咙的瞬间我突然想通了:所谓“几万块投资”,本质上是…

    2025年8月24日
  • 沪上黄金门票与身份焦虑

    上周和一位做私募的朋友在外滩喝酒,他晃着威士忌杯突然苦笑:”我去年帮三个客户搞定了上海户口,自己的居住证积分却卡在社保基数上。”玻璃窗外陆家嘴的霓虹倒映在酒…

    2025年9月22日
  • 投资门槛与平民幻觉:当50万成了北交所的入场券

    那天在咖啡馆,无意间听到邻桌两个年轻人兴奋地讨论北交所的投资机会,直到其中一人叹了口气:“得先凑够50万呢。”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个数字背后藏着的,远不止是一道资金门槛那么简单…

    2025年8月22日
  • 投资这事儿,和属相到底有几毛钱关系?

    朋友聚会时,老张突然神秘兮兮地凑过来问我:”听说属羊的今年犯太岁,投资得谨慎?”我一口啤酒差点喷出来——这都2023年了,怎么还有人把投资决策和生肖挂钩? …

    2天前
  • 利息的暴政:当安全变成一种精神枷锁

    我认识一位退休的会计师,他把毕生积蓄锁在年化2.3%的国债里。每天早晨,他戴着老花镜逐行核对利息入账记录,像守夜人巡视城墙般警惕。直到某天他发现,楼下早餐店的拌面价格从四块五涨到了…

    2025年9月7日
  • 金条柜台前的沉思:当银行开始“卖金子”

    上周路过建设银行,被橱窗里金光闪闪的投资金条吸引住了。说实话,第一反应是困惑——银行不是存钱取钱的地方吗?什么时候成了金铺了? 柜台前站着位穿工装的大叔,手里攥着存折犹豫不决。&#…

    2025年9月9日
  • 当国家队开始玩风投:国投创业的“矛盾美学”

    上周在金融街咖啡厅,偶然听到邻桌两个穿着西装的投资人争论国投创业的投资逻辑。一个说“他们本质上还是政策性银行那套”,另一个立刻反驳“你肯定没看过他们最近投的半导体项目估值曲线”。这…

    2025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