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个周二下午三点零一刻。上证指数像断了线的风筝直坠2.8%,我的持仓页面一片猩红——不是普通的红,是那种血溅屏幕的暗红色。手指悬在”全部平仓”按钮上颤抖了整整六十秒,最后像完成某种宗教仪式般重重按下。那一刻,我听见的不仅是仓位清零的提示音,还有某种信念崩塌的碎裂声。
很多人把平仓说得轻描淡写,就像换个轮胎那么简单。但真正经历过爆仓的人都知道,那根本是场灵魂切除手术。去年在陆家嘴某私募酒会上,有个基金经理晃着威士忌杯说:”止损是纪律,平仓是艺术。”我当时真想把他那杯麦卡伦25年泼在他定制的阿玛尼西装上——当你的毕生积蓄在十分钟内蒸发20%时,任何关于”艺术”的比喻都透着资本市场的残忍幽默。
有意思的是,我们总被灌输”及时止损”的真理,却没人告诉你止损线该画在哪里。5%?10%?还是像某些教科书说的20%?我认识个老股民把止损线设在33%——耶稣受难的比例,他说这叫”信仰止损法”。结果去年新能源板块崩盘时,他的比亚迪持仓真的成了现代版受难记。
最讽刺的是平仓后的心理博弈。你永远在”明智的撤退”和”懦弱的逃跑”之间精神分裂。上周三凌晨三点,我盯着已经平仓的科大讯飞K线图,它在我止损后反弹了18%。那个瞬间比真正亏钱还难受,就像亲手掐死了会下金蛋的鹅。但转念一想,要是没平仓,可能现在连鹅笼都赔进去了。这种自我安慰堪称当代股民的精神胜利法。
我发现真正的高手玩的从来不是技术分析,而是情绪对冲。隔壁大户室的老王有个骚操作:每次强制平仓后就立刻去买对应金额的彩票。”既然运气差到需要止损,说明否极泰来嘛”。上个月他刚平掉跌停的半导体仓位,转头就中了10万刮刮乐——这比任何投资圣经都更有寓言意味。
或许我们该重新定义”平仓”这个词。它不该是认输的白旗,而是战场上的战术匍匐。就像打麻将,真正的高手不是永远不点炮,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拆听保命。有次在澳门永利,我看个老先生连拆三次清一色牌型,最后居然靠着屁胡逆袭。他撂牌时说了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你别把青山也当柴火烧了。”
现在我的交易日志扉页写着新座右铭:”止损线是安全带,不是裹尸布”。昨天创业板又跌穿2000点,但这次我平静地泡了壶普洱,甚至给自动平仓设置了个优雅的提示音——用的是《星际穿越》里”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的片段。毕竟在资本市场的黑暗森林里,能优雅地认输,或许才是最高级的生存艺术。
(后记:写这篇文章时,我的持仓刚触发自动止损。但这次我在平仓同时开了等额股指空单——你看,人类最伟大的能力就是把止损线变成跳板,不是吗?)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