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在一家24小时营业的咖啡馆里遇到了老陈。凌晨三点,他盯着电脑屏幕,眼睛布满血丝,面前堆满了空咖啡杯和潦草的商业计划书。他苦笑着对我说:”创业?呵,就是拿自己的命去赌别人的梦。”
这句话让我想了很久。
自由的幻觉
人们总说创业是为了自由——时间自由、财务自由、决策自由。但讽刺的是,我见过的创业者,十个里有九个比打工时更不自由。
我曾经帮一个朋友运营过一家小型设计工作室。起初,我们以为终于可以摆脱老板的指手画脚,按自己的方式做事。但很快发现,客户才是真正的老板,而且他们比前上司更难缠——至少上司发工资是固定的,而客户可能随时毁约、拖欠款项,甚至要求无限次修改。
自由?不,创业只是把一种束缚换成了另一种。
孤独的狂欢
创业最没人提的弊端,是孤独。
打工时,你可以抱怨老板、吐槽同事,甚至偶尔摸鱼。但创业后,所有问题都指向你自己。员工可以辞职,合伙人可以退出,但创始人没有退路。
我认识一位连续创业者,他说每次失败后最难受的不是亏钱,而是那种”全世界只有你在乎”的荒诞感。员工拿了遣散费去找下一份工作,投资人转头投了别的项目,只有你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想着”到底哪里错了”。
不确定性的魅力(和折磨)
当然,创业也有它的魔力。
那种从0到1的创造快感,是打工永远无法比拟的。我记得第一次看到自己做的产品被真实用户使用时,那种兴奋感堪比中彩票。但问题是——这种快感转瞬即逝,接下来就是无尽的优化、迭代、焦虑。
创业就像在玩一个没有存档点的游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关是奖励还是Game Over。
所以,还要创业吗?
我的看法可能有点反常识:创业不适合那些”想赚钱”的人,而适合那些”不得不做”的人。
如果你只是想摆脱朝九晚五,创业大概率会让你更痛苦。但如果你有一个无论如何都想实现的想法,甚至愿意为此承受失败、负债、失眠——那或许值得一试。
老陈后来怎么样了?他的项目最终没成,但他又开始了新的尝试。我问他为什么还要继续,他说:”因为每次失败后,我发现自己还是想再来一次。”
这大概就是创业最真实的样子——它既不是英雄叙事,也不是悲剧寓言,而是一场你明知可能输,却依然选择下注的赌局。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