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做私募的老王喝酒,他眯着眼睛说:“你知道为什么散户总被割韭菜吗?因为他们太把委比当回事了。”这话让我想起三年前在某券商大户室见过的场景——满屏飘红的委比数字背后,藏着多少精心设计的陷阱。
委比这东西,表面上告诉你买卖意愿的强弱,像是个热情洋溢的餐厅领班,举着“今日客满”的牌子招揽顾客。但老韭菜都知道,那块牌子随时能翻面写成“全场五折”。我见过最戏剧性的场面是某只创业板股票,早盘委比始终维持在+98%的梦幻数值,却在10点23分突然跳水跌停——后来才知道是主力用假单堆砌出来的海市蜃楼。
有意思的是,现在量化交易让这个游戏变得更荒诞。某些算法能在毫秒间撤改挂单,委比数值跳得比夜店灯光还快。有一次我盯着某白酒股的Level2数据,发现买一位置始终挂着9999手的粉单,但只要真实卖单逼近,这个数字就会魔术般消失又重现。这哪是市场情绪指标?分明是庄家操控的情绪过山车。
最让我警醒的是2020年熔断期间的经历。当时某医疗股委比连续三天显示+100%,我天真地以为抄底时机已到。结果第四天开盘直接击穿所有买盘支撑,后来才从券商朋友那听说,那是机构用程序化挂单制造的流动性幻觉。自那以后我养成个习惯:看委比时一定要同步观察换手率和成交密度——就像听人说话不仅要听内容,更要看微表情。
某种程度上,委比折射着A股市场的荒诞美学。散户把它当作战场望远镜,主力却用它布置镜屋迷宫。有个做游资的朋友说得更绝:“委比就是主力写给散户的情书,字字动人,句句是谎。”
现在我看到某些论坛里根据委比喊单的“老师”就想笑。他们像极了算命先生,对着随机波动的数字编织财富神话。其实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委比数值本身,而是它异常波动的时刻——当这个“完美演员”突然脱稿演出时,往往意味着幕后正在换道具。
或许我们该用更狡猾的方式对待这个指标。就像老猎人不会只看树影摇曳就判断风向,总要抓把土扬起来看看。下次当你看到+90%的委比时,不妨多问一句:这究竟是市场的集体意志,还是某个程序员的代码在跳舞?
记得《股票作手回忆录》里那句名言吗?“数字不会说谎,但说谎者会算计数字。”在这个由算法和人性交织的战场上,或许真正的委比,永远藏在所有参与者心跳的频率里。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