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申请书,想创业提前看!

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申请书

—— 一封来自理想主义者的”生存指南”

1.

上周三,我在城中村的打印店排队复印简历时,听见前面两个毕业生在讨论创业补贴的事。穿格子衬衫的男生说:”听说隔壁学校有人靠这个买了台MacBook Pro”,他的同伴立刻反驳:”别天真了,那点钱连三个月房租都不够”。打印机嗡嗡作响的声音突然让我想起父亲常说的那句话:”政策就像老家的腊肉——看着油光水滑,咬下去才知道咸淡。”

2.

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申请书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在学院公告栏看到”求职创业补贴”六个大字时,心脏确实漏跳了一拍。不是因为这区区两千块钱(虽然它确实能让我多吃三十顿猪脚饭),而是突然意识到:原来在体制眼里,我们这些应届生已经沦落到需要”扶贫”的对象了。这个认知比任何就业率数据都来得刺骨——就像发现初恋女友给你的分手费里夹着超市优惠券。

3.

教务处王老师总爱说这是”雪中送炭”,但经历过整个申请流程的人都知道,这更像是场行为艺术。需要准备的七份材料里,最魔幻的是”创业计划书”:要求我们这些连社保卡都没摸过的孩子,用PPT预测未来三年的现金流量表。上周帮室友修改时,我们对着”核心竞争力”那栏发了半小时呆,最后填的是”年轻不怕猝死”。

4.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补贴制度最精妙的设计在于:它像面照妖镜,照出了90后最后的倔强。我见过有人真的用这笔钱开了间剧本杀工作室(现在改成了外卖骑手休息站),也见过法律系的学姐拿着补贴金买了套正装去考公务员。最绝的是美术系的小林,他把钱全换了颜料,在城中村外墙画满讽刺漫画——后来被街道办聘为文明宣传员。你看,有时候生存和理想之间,就差这么个荒诞的转折。

5.

填表时在”创业方向”栏停住了笔。突然想起大三那年蹭过的创业讲座,台上西装革履的嘉宾说”风口上猪都能飞”,现在猪都在考编。最终我写下”新媒体内容创作”,并在心里默默补充:其实就是帮火锅店拍抖音短视频。这大概就是成长——学会把生存焦虑包装成商业计划,把妥协称为”战略转型”。

6.

财务预算表我填得很诚实:

• 简历打印:50元(彩打十次)

• 地铁面试交通费:300元

• 职场正装(租用):200元

• 精神损失费:无价

最后这项当然没写上去,但所有经历过秋招的人都会懂,那些被HR用”你很优秀但…”句式拒绝的深夜,确实需要某种补偿。

7.

最近总做同一个梦:十年后我成了某公司总监,面试战战兢兢的应届生时,突然发现他简历里写着”曾获求职创业补贴”。那一刻我们眼神交汇,像两个共犯。醒来后我查了政策解读,原来这笔钱不用偿还——但谁知道呢?或许我们都在用更隐蔽的方式分期偿还:比如接受996时多忍的十分钟,比如把”我想改变世界”改成”我适应能力强”。

8.

材料交上去那天,路过校门口的创业孵化基地。玻璃墙上还贴着马云的语录,但海报边角已经卷起。保安大叔正在给新入驻的AI公司挂招牌,突然转头问我:”你们这些领补贴的小孩,将来发达了会回来捐栋楼不?”我晃了晃手里的受理回执说:”要是能活到那时候的话。”

我们都笑了,但笑声掉在地上,碎成了这个时代最常见的黑色幽默。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7765/

(0)
林凤百科林凤百科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