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蹲在自家五金店门口,用沾满机油的手指划拉着手机屏幕,突然咧嘴一笑:”嘿,这’中国百姓创业网’上说,加盟共享充电宝三个月回本!”这场景让我想起去年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看到的景象——几乎每个摊位前都贴着”互联网+”、”零门槛创业”的广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特的躁动。
(一)创业狂欢节里的”韭菜经济学”
说实话,我每次打开这类创业网站,总有种逛庙会的错觉。首页永远飘着”月入十万不是梦”的横幅广告,课程区明码标价着从998到19800不等的”财富秘籍”。最讽刺的是,那些教人”空手套白狼”的导师,自己最大的收入来源恰恰是卖课给想”空手套白狼”的人。
有个细节特别耐人寻味:这些网站最活跃的版块永远是”成功案例”。但如果你仔细翻看,会发现80%的案例都停留在2020年之前。这让我想起小区门口换了四任老板的奶茶店——每家开业时门口都摆着创业网授的”明星加盟商”铜牌。
(二)”零门槛”背后的三重门
网站首页那句”人人都能当老板”的slogan,某种程度上是新时代的”何不食肉糜”。我表弟去年信了”无货源电商”的邪,结果囤了一仓库义乌小商品。现在每次家庭聚会,他都会幽幽地说:”他们没告诉你最重要的是流量价格比房租还贵。”
更吊诡的是创业门槛的”通货膨胀”。十年前开淘宝店算创业,现在得玩直播带货;五年前做微商还能糊口,现在得搞私域流量运营。这些网站就像个不断升高的跳水台,底下池子里的水却越来越浅。
(三)那些真正活下来的”野路子”
不过话说回来,确实有人在创业网里淘到了金。我家楼下修车的老李,就是在某个深夜刷到了”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帖子,现在光换电池包就忙不过来。但有意思的是,他成功的关键根本不是网上的教程,而是二十年修燃油车的底子。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这些网站最实用的内容反而藏在问答区角落。比如有个被埋没的帖子写道:”别信那些高大上的,先把小区快递驿站承包下来。”这种带着油烟味的建议,比首页金灿灿的”财富自由之路”实在多了。
(尾声)创业网的”正确打开方式”
也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看这些网站——它们更像是一面哈哈镜,折射出这个时代的集体焦虑与欲望。上周去网吧查资料,看见个小伙同时开着五个创业网站的页面,屏幕蓝光映着他发亮的眼睛。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与其说这些网站贩卖创业梦想,不如说它们在兜售”可能性”这种精神麻醉剂。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真要创业,不妨先把这些网站的成功案例当警示录看。记住,所有教你”快速致富”的人,本质上都是在做”缓慢致富”的生意——靠收割你的急躁赚钱。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