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233007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上周和老王喝酒,这位在二级市场摸爬滚打十五年的老炮儿突然问我:”你说现在还有人真盯着净值买基金吗?”他晃着威士忌杯里的冰块,”就像你说的那个233007,我敢打赌八成持有人连它重仓什么都说不全。”

这话让我想起去年在陆家嘴咖啡节遇到的年轻投资人。穿着始祖鸟冲锋衣,一边排队买68元的手冲咖啡,一边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净值波动喃喃自语:”今天又跌了0.2%,要不要做T?”——典型的数字焦虑症患者,把基金当股票炒。

净值这个东西挺有意思。表面上是个客观数字,背后却藏着太多主观博弈。就拿233007来说,晨星给它贴了个”激进成长型”的标签,但你要是翻它去年三季报就会发现,其前十大重仓里居然藏着两只公用事业股。这就像号称重金属乐队的主唱偷偷在后台听小野丽莎,魔幻又真实。

我特别反感某些财经大V把净值神化的论调。上周看某个百万粉博主信誓旦旦说:”净值回撤超过15%必须止损”——说得跟数学定理似的。但2018年那会儿,我亲眼见过某只基金净值腰斩后三年翻四倍。数字会说话不假,但说得往往是片面的谎言。

有个反直觉的现象:净值波动越大,持有人操作越频繁。银河证券做过统计,年换手率超200%的基民,收益反而比”躺平族”低17个百分点。这就像总忍不住揭开水沸腾锅盖的人,最后往往煮出一锅夹生饭。

最近AI量化团队搞得那些净值预测模型更让人啼笑皆非。用五年历史数据训练出的算法,遇到俄乌冲突这种黑天鹅立刻现原形——上个月某智能投顾推荐的”低波动组合”单日跌出4.2%,比手动调仓的菜鸟经理还离谱。机器算得出标准差,算不出人心恐慌。

233007基金净值

或许我们该学学老派基金经理的智慧。认识个管了百亿规模的老先生,办公室墙上贴着手写的巴菲特语录:”净值是船,价值是锚”。去年新能源板块暴跌时,他顶着赎回压力逆势加仓,今年Q1净值悄悄爬回行业前10%。这种反人性的坚持,比任何技术指标都珍贵。

说到底,对待净值最好保持某种”迟钝的敏感”。既要及时关注变化,又要学会忽略噪音。就像品威士忌,既需要味蕾感知层次,又要给酒精足够的挥发时间——毕竟真正的好酒,从来不会在开瓶瞬间就绽放所有香气。

(放下酒杯时突然想到)或许明天该给老王发个消息:与其纠结净值小数点后四位,不如问问自己敢不敢在全民恐慌时继续定投。投资这场游戏最讽刺的是,往往越是盯着数字的人,越容易输给数字。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6998/

(0)
林凤百科林凤百科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