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背后的数字游戏:当161610不再是代码

昨天下午在咖啡馆,邻座两位中年人的谈话飘进耳朵:“你买的那个161610今天又跌了吧?早知道跟我买白酒…”后面的话我没听清,但那个基金代码像根刺扎进心里——三年前,我也是这样在茶余饭后跟风买入这支“明星基”的。

说实话,现在看到161610的净值更新都有种生理性抵触。不是因为它表现多糟糕,而是它完美折射出我们这代人的投资焦虑:把六位数代码当彩票买,把净值波动当星座运势看。去年净值冲上2.8时朋友圈的狂欢犹在眼前,如今在2.3附近徘徊,却没人再提“长期持有”的誓言。

最讽刺的是,这支基的持仓里明明有我最看好的光伏龙头,但每次调仓都精准踩错节奏——一季度重仓的半导体在行业拐点前减仓,二季度追高的消费电子又撞上库存危机。基金经理的操盘手记写得像哲学散文,但净值曲线却诚实得像面照妖镜。

或许我们早就该承认,买基金本质上是在购买一种精心包装的无力感。当161610的净值每天在APP上跳动,我们真正在乎的哪里是那些持仓企业的真实价值?不过是把炒股软件当老虎机,用红绿色彩刺激多巴胺分泌罢了。

昨天终于把这支持有三年收益率-7.2%的基赎回了,赎回费扣掉的金额刚好够买杯冰美式。看着资金退回银行卡的短信,突然想起华尔街之狼里那句台词:“数字本身没有意义,除非你相信它有。”所以今晚的净值更新,就留给还在牌桌上的人操心吧。

(后记:刚看到新闻说这家基金公司又发了只新基,宣传页上写着“穿越牛熊”四个烫金大字)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6793/

(0)
林凤百科林凤百科
上一篇 7小时前
下一篇 7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