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路过第七大道的星巴克时,听见两个穿着定制西装的男人在争论特斯拉的股价,他们的领带像两条焦虑的指数线在胸前晃动。我突然想起去年在奥马哈小镇的旧书店里,那个戴着老花镜的店主对我说:”年轻人,真正的价值从不在于屏幕上的绿红闪烁,而在于你能否在暴雨天安心睡个整觉。”
这话当时听着像陈年威士忌般呛人,现在却愈发品出滋味。你看今天道指又跌了200点,财经主播们照例搬出通胀焦虑、地缘政治的万能剧本——但说真的,这些术语像被嚼了太多次的口香糖,早就失去原本的味道。我倒觉得市场最近的神经质,更像是一场集体性的注意力缺失症发作。
记得三月份参加某投行的晚宴,坐我旁边的量化交易员醉醺醺地坦白:”我们的模型能预测0.0001秒内的价格波动,却算不出自己女儿明早会不会笑着吃早餐。” 他衬衫扣子崩开的样子,比任何K线图都更真实地折射出这个行业的荒诞。
或许我们该承认,所谓理性市场根本就是当代最大的童话。那些穿着意大利皮鞋的精英们,本质上和拉斯维加斯赌场里攥着最后筹码的老赌徒共享同一种肾上腺素——区别只是前者用希腊字母包装恐惧,后者直接用威士忌浇愁。
特别讽刺的是,当散户们忙着在Reddit论坛组建”复仇者联盟”时,真正的巨鳄早就在玩第四维度的游戏。就像我认识的那个对冲基金合伙人,去年把80%精力花在华盛顿的游说午餐会上,他说:”搞定一个参议员助理的婚宴座位,比分析十年财报更有回报率。”
眼下最让我后背发凉的,不是某个指数的具体点位,而是所有人都在假装看懂这场假面舞会。就像暴雨前的蚂蚁搬家,每个参与者都摆出精密计算的姿态,实则只是被更深处的气压变化推着走。或许真正的熊市从来不是数字的坍塌,而是当咖啡杯沿的口红印比财报会议更让人专注时,那种心照不宣的失语。
(写完这些突然收到券商APP的暴跌推送,看来今晚又有很多人要把安眠药当糖吃了——而那个奥马哈的书店老板,大概正就着四十瓦的台灯读他的《战争与和平》。谁知道呢?)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6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