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用场景代入)
上周三凌晨两点,我被手机震动惊醒。微信群里炸开了锅——”洪帮主最新操盘策略!速看!”后面跟着三个🔥表情。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了。我揉着酸胀的眼睛苦笑,想起三年前第一次听说”九方智投洪帮主”时,那个在券商大厅里热血沸腾的自己。
(制造悬念与冲突)
有人说他是点石成金的股神,也有人骂他是割韭菜的戏精。说实话,这两种评价可能都对。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总是把”可信”这个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个人经历增强真实感)
我见过最魔幻的一幕:2021年新能源行情最疯的时候,洪帮主在某直播平台同时开着三个账号。左边窗口喊”锂电龙头看到万亿市值”,中间窗口说”警惕光伏板块技术性回调”,右边窗口却在推销他的《庄家思维训练营》。当时我就该明白,这行当玩的从来不是预测准不准的游戏。
(反常识观点)
这里说句得罪人的实话:与其纠结某个大V可不可信,不如先问问自己到底在期待什么?去年我采访过二十多个洪帮主的粉丝,发现个有趣现象——那些骂得最凶的人,往往曾经信得最深。有个退休教师甚至能背出洪帮主2020年所有直播时间表,却在宁德时代上亏掉了养老钱。
(行业黑话+人性洞察)
现在的”知识付费”早进化成”焦虑贩卖”的变种。洪帮主团队深谙此道:每周三的”主力资金解密”永远比周二提前半小时发,就是要制造那种”差半小时就错过一个亿”的窒息感。我认识他们的前内容策划,说最成功的课名都要带”暗线””密码””庄家不想让你知道的”这类词——你看,我们买的根本不是知识,是窥探内幕的幻觉。
(具体案例+数据)
去年有机构统计过,洪帮主2022年共发布237条操作建议。有趣的是,在事后被验证的78条中,有53条是”逢低布局””控制仓位”这类永远正确的废话。真正带具体点位和时间的预测,准确率还不到四成——但这不妨碍他们把成功的案例做成金光闪闪的业绩墙。
(辩证思考)
当然也得说句公道话:洪帮主确实比那些野路子分析师强太多。至少他的团队真有几个持牌投顾,每周的行业数据整理也算翔实。问题在于,当你把”知识服务”做成”流量生意”,就像让米其林厨师在夜市摆摊——再好的食材也得重油重辣才能让人买单。
(联系社会现象)
这让我想起最近爆火的短剧市场。为什么那些”战神归来””赘婿翻身”的套路明知道假,还是让人欲罢不能?因为洪帮主们卖的从来不是真理,而是”逆天改命”的叙事。在这个阶层逐渐固化的时代,还有什么比”跟对老师就能暴富”更诱人的童话呢?
(结尾留白)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有次我在某私募酒会上,亲眼看见洪帮主本人喝着单一麦芽威士忌说:”这个市场最可笑的就是’可信’二字,连上市公司财报都能化妆,你居然相信一个靠流量吃饭的网红?”那一刻他眼里闪过的自嘲,比任何分析报告都真实。
(戛然而止)
现在我的手机又震了,弹窗写着:”洪帮主紧急通知:明日或将现十年一遇买点”。我盯着窗外凌晨三点的夜色,突然想起他团队最爱说的那句话——”风险与机遇并存”。只不过,他们永远不说清楚,这风险是谁的,机遇又是谁的。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