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宣传:当情怀撞上现实的南墙
上周三凌晨两点,我在便利店遇到老陈。这个曾经在路演现场高喊”改变行业格局”的连续创业者,正就着关东煮的汤啃冷饭团。”第三轮融资黄了,”他苦笑着晃了晃手机,”投资人说要看到‘病毒式增长’。”玻璃窗上我们的倒影,恰好叠在货架的”成功学”书籍上——这荒诞的一幕,就是当代创业宣传最真实的隐喻。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创业故事正在变成新型都市传说。有人把PPT美学玩成玄学,用”颠覆””重构””生态”这些大词搭建海市蜃楼;也有人沉迷于贩卖苦难,把加班到脱发包装成勋章。最让我毛骨悚然的是,某新消费品牌创始人采访时说:”我们的核心优势就是会讲故事。”你看,连皇帝的新衣都升级成VR体验版了。
但问题在于,当所有人在游泳池里都高喊”我会蝶泳”,真正溺水的人反而得不到关注。去年帮朋友做餐饮项目时,我们试过用”凌晨四点揉面的老师傅”当宣传点,结果被某网红店”用航天材料做包装”的噱头碾得粉碎。后来才明白,这个赛场比的早不是产品本身,而是谁能把牛皮吹成氢气球。
不过最讽刺的莫过于,那些真正值得被看见的创业者,往往最拙于表演。我认识个做无障碍设计的工程师,他花三年研发的视障人士导航APP,发布会现场因为不肯说”预计用户破亿”而被媒体集体冷落。这让我想起死亡诗社里那句:”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但诗歌、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现在创业宣传的逻辑,简直是把手术室改造成马戏团。
当然也有清流。最近被某生物科技公司的年报惊到——整整十二页都在讲实验失败案例,最后用三行字交代了突破性进展。这种”反营销”反而让我记住了他们。或许好的宣传就该像中医把脉,得先找准真实的痛点,而不是急着给病人涂腮红。
站在便利店门口,老陈突然说:”知道吗?我现在特别怀念早年摆地摊的日子,那时候对着活人吆喝,至少能看见对方翻白眼。”我们都笑了。路灯下他的影子很短,但比路演台上那个被PPT拉长变形的影子真实得多。创业宣传这回事,或许就该像菜市场砍价,少点科幻大片特效,多点人间烟火气。毕竟最后买单的,终究是那些要过日子的普通人。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6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