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陪朋友去周大福门店,他攥着年终奖说要买投资金条。店员戴着白手套,像展示文物般捧出那块黄澄澄的金属时,我突然想起老家八仙桌上那个磕碰掉漆的饼干盒——祖母总把压箱底的银元塞在苏打饼干底下,她说”乱世藏金,盛世藏拙”。
现在人人把”投资金条”挂嘴边时,事情就变味了。周大福柜台前挤满穿格子衫的码农和涂斩男色口红的博主,他们用计算器比对金价走势图的模样,像极了菜市场挑拣西红柿的主妇。可黄金从来不是西红柿啊,这玩意儿最魔幻的地方在于:你越急着用它保值,越暴露内心慌得一批。
我见过最懂藏金的人,是苏州古玩城收旧货的老陈。他永远用宣纸包金条,外面套三层牛皮纸,塞进不起眼的快递盒存进不同银行的保险柜。”真要想避险,就得让黄金消失得像扔进太湖的石头”。现在倒好,年轻人买根50克金条要发九宫格朋友圈,附带理财觉醒 抗通胀 标签——这哪是藏富?分明是给劫匪发请柬。
金店营销话术也够绝。把”避险资产”包装成七夕礼物,让男朋友们捧着心形金条表白,彷佛在说”我们的爱情永不贬值”。可去年金价单日暴跌5%那晚,多少情侣对着手机K线图互相甩锅?当丈母娘要求聘礼从三金升级成三斤金条时,爱情比人民币贬值得还快。
有意思的是,真大佬反而在抛金。某私募老板去年把保险柜里的金条全换成铀矿期货,他说”数字时代最硬的通货是服务器燃料”。这话听着离谱,但看看你手机里那些比特币钱包——当代人确实更相信代码而非秤杆上的刻度的。
所以下次路过金店,别被射灯下金灿灿的光晕晃晕头。不如拐去菜场买两斤阳澄湖大闸蟹,至少蒸锅升起的热气能真实地暖一暖肠胃。至于那些焦虑?就让它像秤盘上的金屑,风一吹就散了吧。
(后记:朋友最终没买金条,转头定了张去冰岛的机票。他说极光夜里银行卡冻结的瞬间,终于体会到比黄金更珍贵的——是能把自己扔进未知的莽撞。)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