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老陈,去年在茅台冲上2600的时候发了条朋友圈:“白酒兴国”,配图是满屏飘红的自选股。今年三月再见他,鬓角白了一片,苦笑着把签名改成了“关灯吃面”。这大概就是中国股民最精炼的对联——上联写尽贪婪,下联道破辛酸。
一、 K线图里的禅机
都说炒股是修行,我看更像在澳门威尼斯人玩二十一点。你盯着MACD金叉死叉研究半天,不如隔壁大妈买菜时听来的”内幕消息”靠谱。去年新能源赛道火爆时,有个私募经理在酒桌上神秘兮兮地说:”现在买锂矿股,就像2000年囤北京四合院。”结果今年碳酸锂价格腰斩,不知道当初信这话的人,是不是已经把四合院首付亏成了公租房押金。
最讽刺的是,某些分析师永远能自圆其说。大盘涨时说”政策托底效应显现”,跌了就成了”市场自发挤泡沫”。这让我想起老家庙里的签文——”云开月现”和”守得云开”本质上都是让你等着,只不过说法不同罢了。
二、 韭菜的自我修养
我见过最魔幻的现实发生在营业部大厅。穿着跨栏背心的大爷能对着K线图念《金刚经》,说这是”破除我执”;打扮精致的白领一边刷着星盘APP一边买卖,美其名曰”水逆期要轻仓”。某种程度上,股市早就超越了投资场所,成了当代人的赛博庙宇——在这里,技术分析和玄学迷信达成了微妙平衡。
有个数据很有意思:2023年新增股民里”Z世代”占比突破30%,他们用买盲盒的逻辑炒题材股,把”元宇宙””ChatGPT”概念玩成了限量版潮玩。某次听到两个年轻人讨论:”这个股才三个涨停,不及预期啊”,像极了他们在鞋圈说”这双AJ才涨2000,没排面”。
三、 监管层的两难
证监会最近搞了个”精准监管”的说法,让我想起小区物业贴的”柔性管理”告示——本质上都是既想维持秩序又怕得罪人。注册制改革后上市公司数量激增,但退市通道还是像早高峰的北京地铁1号线,理论上能进去,实际上挤得头破血流。
某次饭局上,有个投行老总酒后吐真言:”现在写招股书就像编童话,既要让投资人看到公主嫁给王子的美好,又不能提巫师施法时烧掉了半个城堡。”这话虽然偏激,但确实道出了信息披露的荒诞性——你知道他在说谎,他知道你知道他在说谎,但你们还得继续这个游戏。
尾声
昨天路过证券交易所,看见大理石墙上刻着”投资有风险”的鎏金大字,阳光照得晃眼。突然想起二十年前这里挂着的是”发展才是硬道理”,恍惚间觉得时代给股民出了道对联:上联是”政策市消息市情绪市市市惊心”,下联对”技术面资金面基本面面面打脸”,横批大概只剩那句老话——”愿赌服输”。
(后记:写完这篇文章第二天,看到某上市公司公告将”亏损”表述为”负增长”,突然觉得汉语的博大精深全用在股市了。)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