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那位在县城做小买卖的表叔忽然打来电话,支支吾吾地问:“你们城里人说的那个理财,到底是啥玩意儿?”我握着电话一时语塞,竟不知从何说起。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老家看到的景象——镇上信用社门口排起长队,大爷大妈们攥着皱巴巴的存折,就为了那多0.1%的定期利率。他们管这叫“理财”,而隔壁王婶刚把攒了半辈子的二十万投进某个“年化18%”的养老项目,现在连本金都要不回来了。
理财这事儿,说穿了就是怎么处置你手里那几张票子。但奇怪的是,越是有钱人越爱谈理财,反倒是真正需要理财的普通人,要么觉得这是有钱人的游戏,要么就被各种“理财课”“财商班”忽悠得找不着北。
我发现个挺讽刺的现象——现在满大街都是教人理财的,可真正靠理财改变命运的,我身边一个都没有。倒是有几个朋友,信了所谓“财务自由”的邪,把工作辞了专职炒股,现在连房贷都快还不上了。要我说啊,对大多数人而言,最好的理财根本不是买什么产品,而是老老实实提升自己那点赚钱的本事。
我偏爱把理财比作种地——你得先有种子(本金),选对时节(时机),还得耐得住性子等它慢慢长。可现在的人呐,恨不得今天撒种明天就收割,结果全喂了投机这把野火。最令人沮丧的是,那些喊着“教你实现财富自由”的,多半是想从你口袋里实现他自己的财富自由。
我不禁怀疑,所谓理财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现代人的新型焦虑。你看啊,工资涨不过房价,存款跑不赢通胀,于是人人都像饿急了的鱼,见个饵就咬。我有个同事,每天开盘时间紧张得像打仗,K线图看得比老婆脸色还勤,结果年终一算账,收益率还没余额宝高。
也许真正的理财,压根就不是什么高深学问。它该是你对生活的一种掌控感——知道下个月房租打哪儿出,明白万一失业能撑多久,晓得老了以后靠什么吃饭。这种实实在在的安稳,比什么年化收益率都来得重要。
话说回来,现在连买菜大妈都能聊几句区块链、元宇宙投资,这种全民热炒的劲儿,倒是让我想起2007年股市冲上6000点时的场景。历史总爱换着花样重演,只是韭菜一茬比一茬长得急。
所以你要问我啥是理财?我觉得啊,就是认清自己几斤几两,管住那双总想一夜暴富的手。毕竟天上掉馅饼的时候,地上往往等着个陷阱。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5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