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路过陆家嘴天桥,看到几个穿着西装的男人靠着栏杆抽烟,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我下意识掏出手机看了眼大盘——好家伙,绿得跟我去年养死的仙人掌有得一拼。
说起来挺有意思,我入市第八年才突然意识到,看盘和看天气预报本质上是一回事。气象局说”局部有雨”,你永远猜不到那个”局部”是不是刚好罩在你头顶;券商晨报说”震荡调整”,你也永远不知道这个”震荡”会不会把你账户余额震得只剩零头。
就拿今天来说吧。早盘半导体突然拉高那会儿,我正端着咖啡和做量化的老陈视频。他盯着屏幕突然笑出声:”又来了,这帮人真把股市当剧本杀玩呢?”果然不到半小时,K线图像被抽了脊椎骨似的软下来。老陈在电话那头叹气:”看见没?现在连割韭菜都讲究仪式感——先给你戴朵大红花,再摁着头咔嚓一刀。”
我特别反感某些分析师用”技术性回调”这种词。真的,上次听这个词还是去年在翠湖天地会所,那个戴着劳力士绿水鬼的首席一边切牛排一边说:”现在下跌就是黄金坑啊”。结果我的持仓到现在都没爬出那个坑,倒是他朋友圈天天晒在新西兰钓三文鱼。
其实最近这行情让我想起2018年跑川藏线的经历。当时在海拔五千米的东达山垭口,我的破吉普每爬升一米就要喘三喘。现在创业板指数就这个德行——每次看似要突破,实际是拿命在换海拔,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高原反应。更绝的是总有人举着氧气瓶在你耳边喊:”冲啊!无限风光在险峰!”
有个现象特别魔幻:现在连菜场大妈都开始说”量化踩踏”了。上周三我在永辉超市买排骨,前面两个阿姨一边挑肋排一边讨论:”听说算法狗又互咬了?””可不是嘛,我家老头子的光伏基都快跌穿定投线了”。我当时差点把扫码枪掉进肉馅里——这世道,韭菜都开始用专业术语给自己写病历了。
不过说实在的,最近我反而睡得特别踏实。自从把炒股软件图标挪到手机屏幕第三页之后,血压都降了10个点。有时候觉得咱们炒股的特别像海边捡贝壳的小孩,总以为下一个浪头会推来更漂亮的贝壳,其实大海才不管你呢,它只是按着月亮的节奏打哈欠。
收盘后我看着自选股里那支跌了8%的消费ETF,突然想起《百年孤独》里那句:”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要我说,现在A股就是太多东西有了名字——”景气赛道””困境反转””隐形冠军”,反而没人敢说那句最简单的:”我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写完看了眼窗外,陆家嘴的霓虹灯又亮起来了。那些闪烁的K线终究会变成灯牌上的数字,而明天太阳升起时,总会有人拿着新故事敲响交易所的钟。至于信不信?反正我的止损单已经设好了。)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