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投资集团:当情感成为最危险的资本游戏

上周三深夜,我盯着电脑屏幕上那支暴跌的医疗股,突然想起三年前在陆家嘴咖啡厅偶遇的那个男人。他西装革履,却用沾着卡布奇诺泡沫的食指敲着桌子说:”这个时代最暴利的投资,是给孤独定价。”

当时我只当是金融圈又一个故作深沉的装腔作势。直到看见”真爱投资集团”的招股书,才发现有人真的把这句话做成了市值百亿的生意。

这家公司的核心业务堪称魔幻——他们不炒期货不玩杠杆,而是专门收购那些濒临破裂的婚姻关系。创始人王磊有句名言:”离婚法庭上撕碎的结婚证,比熔断时的股票交割单更值钱。”他们的尽调团队会评估夫妻的感情残值,风控部门计算复合概率,甚至还有个”情感杠杆”部门,专门给那些舍不得孩子又养不起房子的中产设计”婚姻重组方案”。

听起来像诈骗?但你去看看他们的客户名单:某互联网大厂CTO用3%股权保住了十年婚姻,某知名女星靠他们的服务避免了天价离婚赔偿。这些精英们宁愿把隐私暴露给陌生人,也不愿在财产分割协议上签字。某种程度上,这比比特币更荒诞——至少区块链不会记录你第几次忘记结婚纪念日。

真爱投资集团

最让我后背发凉的是他们的”情绪K线图”。通过智能手环监测客户的心跳变化,用AI分析微信聊天中的情绪波动,甚至能预测某次吵架后需要送多贵的包才能挽回。有次我亲眼看见他们的首席分析师指着屏幕说:”男方愧疚值达到阈值了,现在推荐购入蒂凡尼限量款,回报率比原油期货高两倍。”

这让我想起老家巷口的当铺,只不过现在人们典当的不再是怀表首饰,而是深夜加班后残存的温柔,是给孩子辅导作业时强忍的烦躁,是计算学区房首付时突然冒出的”要不离了吧”的瞬间。这些碎片化的情感被量化、打包、证券化,最后变成纳斯达克屏幕上一串跳动的数字。

可笑的是,他们的路演PPT里真的写着”情感避险资产”这个词。当年轻人开始把婚姻关系看作风险投资,当戒指成为期权合约的标的物,或许我们早就活在了某个反乌托邦小说家的草稿里。

昨晚经过他们亮如白昼的办公楼时,我看见落地窗前有个姑娘在哭。不知道那是为某个项目的清盘伤心,还是突然发现自己的眼泪也成了某支基金的持仓数据。玻璃幕墙倒映着陆家嘴的霓虹,像极了被资本腌入味的、这个时代爱情的样子。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4999/

(0)
林凤百科林凤百科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