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冬天,我裹着毯子窝在沙发上刷手机,突然被一条“一分钟开户,轻松实现财富自由”的广告击中。说真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财务自由在向我招手——直到我真正点开那个亮闪闪的“立即开户”按钮。
开户流程设计得像个精心布置的陷阱。首先是要上传身份证正反面,那个识别系统挑剔得像个米其林餐厅的主厨——光线太暗不行,反光太强不行,边角没拍全更不行。我举着手机在客厅里转了十八个圈,最后不得不搬出台灯打光,活像是在给证件照拍商业大片。
更绝的是视频认证环节。系统要求我念一段随机数字,而那个AI审核员显然是个完美主义者。第一次因为我背景里有半幅窗帘皱了下眉头,第二次说我的吐字不够清晰,第三次干脆毫无理由地闪退。当我终于对着摄像头挤出一个扭曲的微笑并字正腔圆地念出“3-8-5-7-2-1”时,突然觉得这不是在开户,而是在参加什么诡异的数字念经仪式。
说到风险评估问卷,那简直是一场心理魔术秀。那些问题设计得极其狡猾:“您能接受多大程度的亏损?”选项从“完全不能接受”到“期待高风险高回报”呈阶梯状排列。我像个在赌场门口徘徊的游客,既想体验刺激又怕输掉裤子。最后选了中间选项“能接受适度亏损”,结果系统立刻弹出一个红色警告:“您的风险偏好与股票投资不匹配”。
最讽刺的是绑定银行卡那步。我兴冲冲地输入了工资卡号,系统却冷冰冰地提示“该卡不支持证券交易”。打电话给银行客服,对方用训练有素的甜美嗓音解释:“这是为您的资金安全考虑。”得,我的钱被保护得太好,连我自己都动不了。
经过三个晚上的折腾,当我终于看到“开户成功”的界面时,竟然没有一丝喜悦,只有一种被掏空的疲惫。那个承诺“一分钟开户”的广告还在手机里闪烁,而我已经在这套数字迷宫里耗费了整整720分钟。
如今每次打开交易软件,看到那个绿色的开户成功标志,我都会想起那段荒诞的经历。有时候我在想,这套繁琐的流程或许是个精心设计的筛选机制——能坚持完开户全过程的人,大概也具备了在股市中生存所需的耐心和韧性。
毕竟,如果连AI审核员的刁难都能忍受,面对市场波动时,大概也能多几分淡定吧?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