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创新创业机会应该具备什么特征?
我有个朋友,前几年辞掉了大厂的高薪工作,跑去云南卖咖啡豆。不是普通的咖啡豆,而是专门卖给那些“想逃离北上广”的都市白领,号称“喝一口就能假装在苍山洱海发呆”。结果呢?半年后,他灰溜溜地回来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这个故事让我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样的创业机会才算“好”? 是风口?是需求?是技术壁垒?还是纯粹靠运气?
1. 别迷信“风口”,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反共识”里
大多数人判断创业机会的标准很简单——看是不是风口。AI火就搞AI,元宇宙热就蹭元宇宙,结果呢?99%的人挤进去,最后都成了炮灰。
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那些“看起来不太对劲”的地方。比如,当所有人都在做线上教育时,有人反而开始做线下深度学习社群;当大家都在追求“快”的时候,有人偏偏做“慢生意”,比如手工皮具、小众精酿啤酒。
反共识的机会,才是真正的好机会。 因为共识意味着竞争激烈,而反共识意味着市场还没被充分挖掘。
2. 需求要“痛”,但不能“太痛”
很多创业者喜欢找“痛点”,但问题是:有些痛点,用户根本不愿意花钱解决。
比如,很多人抱怨“外卖不健康”,但真正愿意为健康餐多付20块钱的人有多少?相比之下,“不想下楼拿外卖”这个痛点反而更值钱——所以跑腿代取、智能快递柜才能活下来。
好的创业机会,一定是用户愿意立刻掏钱的需求,而不是“理论上很重要”的需求。
3. 能低成本试错,而不是all-in豪赌
我见过太多创业者,一上来就融资、租豪华办公室、招一堆人,结果产品还没验证,钱就烧光了。
真正聪明的创业者,会先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用最低成本测试市场反应。比如:
– 想开餐厅?先摆个夜市摊试试口味。
– 想做知识付费?先拉个微信群免费讲几场。
– 想做电商?先在朋友圈发几条广告看看转化率。
能低成本试错的生意,才是好生意。 因为创业的本质不是“赌”,而是“迭代”。
4. 有“复利效应”,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有些生意看起来很赚钱,但做一单是一单,没有积累。比如代购、黄牛票、临时外包项目——赚的是辛苦钱,停手就没收入。
而真正的好机会,应该能积累复利:
– 用户会反复购买(比如订阅制服务)
– 数据或资源能沉淀(比如Uber的司机网络)
– 品牌能形成溢价(比如苹果、特斯拉)
没有复利的创业,本质上是在卖时间换钱,而不是在创造价值。
5. 最后一点:你得真心喜欢,而不是纯粹为了赚钱
创业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如果你只是为了“赚快钱”,大概率会在第一个低谷期放弃。
我认识一个做宠物殡葬的创业者,别人觉得这行“晦气”,但他自己养了十几年的狗,真心觉得宠物值得体面的告别。结果呢?他的服务溢价是行业平均的3倍,客户还特别忠诚。
热爱,才是最好的护城河。
—
所以,如果你现在有个创业想法,不妨问问自己:
1. 它是反共识的吗?
2. 用户愿意立刻付钱吗?
3. 能低成本试错吗?
4. 有复利效应吗?
5. 你真的喜欢吗?
如果满足3条以上,那或许值得一试。否则,还是再想想吧。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