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咖啡杯底沉淀着我的第五次创业失败。说来好笑,这次栽在了最引以为傲的”情怀”上——我们团队耗时两年研发的环保餐盒,最终因为成本高出市场均价47%而无人问津。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创业者最容易犯的致命错误,恰恰是那些被成功学鼓吹得最响亮的美德。
你一定听过这样的故事:某个大学生在车库里坚持了1800天,最终创造出改变世界的产品。但没人告诉你的是,同一时期有9000个车库里的梦想正在默默腐烂。我认识个做智能水杯的老兄,坚持”不做低价劣质品”的原则整整三年,最后仓库里价值两百万的库存,在法院拍卖时只卖了六万八。你看,有时候偏执和理想主义之间,就隔着这么一层叫做”市场现实”的薄纸。
最讽刺的是,我们这代人创业时总爱把”解决痛点”挂在嘴边。去年在深圳湾创业大街的咖啡馆里,我数了数周围十二个团队的BP,居然有八个都在做”社交+区块链”。有个小伙子眉飞色舞地向我演示他们开发的”去中心化相亲系统”,却说不清目标用户到底是谁。这让我想起彼得·蒂尔那句刻薄的评价:”我们想要会飞的汽车,结果得到了140个字符。”
或许真正的创业智慧藏在某种”冷酷的浪漫主义”里。我认识个做预制菜的90后姑娘,起手就砍掉了所有花哨的”故事性包装”,专注研究便利店冰柜的尺寸规律。她的爆款酸菜鱼能在零下18度保持最佳口感,包装盒刚好卡进711冰柜第三层的黄金位置。去年双十一,这个毫无情怀可言的实用主义产品,卖出了让所有”梦想家”脸红的数字。
最近我常翻看那些失败项目的笔记本,发现个有趣现象:越是用荧光笔标着”颠覆性创新”的页面,旁边的财务预测往往写得越潦草。这不禁让我怀疑,或许创业最需要的不是天马行空的创意,而是像外科医生般的精确计算——知道在哪里下刀能避开主动脉,明白失血多少就会要命。
当然,我并不是说梦想不值钱。只是当你在DemoDay舞台上说出”改变世界”之前,最好先算清楚公司账户上的钱够交几个月社保。毕竟真实的商业世界里,最动人的故事往往是用Excel表格写就的。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