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在某个号称“创业者天堂”的咖啡厅里,目睹了一场荒诞的对话。一个穿着印有“改变世界”T恤的年轻人,正对着另一位略显疲惫的中年人激情澎湃地推销他的“颠覆性项目”——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共享猫咪平台。中年人礼貌地点头,眼神却飘向门口,仿佛在计算自己还有多久能逃离这场对话。
这一幕让我意识到,所谓的“创业社群”,很多时候不过是一场精心包装的集体幻觉。
1. 社群的意义:互助还是自嗨?
理论上,创业社群应该是一个资源互通、经验共享的地方。但现实中,它常常沦为“成功学鸡汤”的批发市场。每个人都急于兜售自己的“伟大构想”,却很少有人真正愿意倾听别人的困境。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创业沙龙,组织者信誓旦旦地说:“这里没有竞争,只有共赢。” 结果呢?当一位创始人提到自己融资遇到瓶颈时,周围人立刻切换成“投资人视角”,开始挑剔他的商业模式,而不是提供实际帮助。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的“社群”,有时候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社交攀比。
2. 创业者的孤独,社群真的能缓解吗?
很多人加入创业社群,是希望找到“同类”,缓解孤独感。但讽刺的是,这种归属感往往转瞬即逝。
我曾认识一位连续创业者,他几乎参加了市面上所有的创业活动,微信里加了上百个“创业交流群”。可某天深夜,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为什么越热闹,越觉得孤独?” 没过多久,他又删掉了。第二天,他继续在社群里发着“加油!创业者永不放弃!”的励志语录。
这种分裂感,恰恰揭示了创业社群的一个残酷真相——它提供的是“热闹”,而非真正的“理解”。
3. 当社群变成“韭菜养殖场”
更令人警惕的是,某些创业社群早已异化成收割焦虑的工具。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标榜“顶级资源”的创业社群,往往收费不菲?他们擅长用“人脉”、“机会”、“成功案例”作为诱饵,吸引渴望逆袭的创业者。但当你真正加入后,才发现所谓的“资源对接”,不过是让你在一群同样迷茫的人里自生自灭。
我曾经见过一个“创业导师”,收费5万/年,承诺“帮你对接投资人”。结果呢?他的“投资人”全是自己公司的员工假扮的。
4. 那么,创业社群真的毫无价值吗?
未必。关键在于——你加入的到底是“社群”,还是“表演舞台”?
真正有价值的创业社群,往往低调而务实。它可能只是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定期聚在一起,坦诚地分享失败经验,而不是互相吹捧“下一个独角兽”。它不会承诺“一夜暴富”,而是提供真实的行业洞察、靠谱的合作伙伴,甚至是情绪支持。
5. 或许,创业者真正需要的不是“社群”,而是“战友”
创业是一场漫长的战争,而你需要的是能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掩护的战友,而不是站在安全区高喊“加油”的观众。
所以,如果你正在考虑加入某个创业社群,不妨先问自己:
– 我是来寻找真正的伙伴,还是来表演“创业者”人设?
– 这个社群能提供实际价值,还是仅仅在贩卖焦虑?
– 我是否做好了帮助别人的准备,而不仅仅是索取资源?
如果答案不清晰,那或许,你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社群”,而是更深的思考——关于创业,关于自己,关于你到底想在这场游戏中得到什么。
毕竟,真正的创业者,从来不是靠“混圈子”成功的。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4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