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深圳科技园的一家咖啡馆里,我遇到了一个满脸疲惫的年轻人。他面前摊开的商业计划书上,”颠覆行业”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而他的眼神里却写满了迷茫。这让我想起五年前刚辞职创业时的自己——我们都以为创业是通往自由的捷径,却不知道这条路布满了意想不到的陷阱。
一、创业不是逃避,而是更深层次的投入
大多数新手创业者(包括当年的我)都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把创业当作逃离职场困境的逃生舱。我们厌倦了朝九晚五,受够了上司的脸色,于是天真地认为当老板就能获得自由。但真相是,创业意味着你要同时扮演财务、HR、销售、客服等十几个角色,工作时间往往是打工时的三倍。
我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小林,辞职时信誓旦旦说要”做自己喜欢的内容”。三个月后,我却在深夜接到她的电话:”你知道吗?我今天写了8篇软文,修改了15版甲方方案,但没时间写一个字自己想写的东西。”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几乎击垮了每一个新手创业者。
二、那些创业导师没告诉你的黑暗面
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成功学”和”创业秘籍”,却很少有人谈论创业过程中的至暗时刻。就拿融资来说,大多数教程只会教你怎么写BP、怎么路演,但不会告诉你:在被第38个投资人拒绝后,你该如何保持自信;在连续三个月发不出工资时,你该怎么面对员工期待的眼神。
更讽刺的是,我们总被教导要”快速试错”,但没人提醒:有些错误试过一次就足以让项目万劫不复。去年有个做餐饮SaaS的创业团队,因为太过相信”先上线再迭代”的理论,结果一个致命的系统漏洞直接导致他们失去了第一批种子客户——而这些客户恰好是当地最大的连锁餐饮集团。
三、创业不是从0到1,而是从-1到0
所有创业教程都在教你怎么把1变成100,却很少有人告诉你: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从负债累累、信心全无的-1状态爬回零点。我认识的大多数成功创业者,在真正”成功”之前都经历过至少一次濒临破产的危机。
老王现在经营着一家估值过亿的跨境电商公司,但他至今记得创业第三年那个春节:公司账上只剩2万元,而他需要支付30万元的供应商货款。那天晚上他在办公室呆坐到凌晨三点,最后是靠着把结婚戒指当了才渡过难关。”那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他后来告诉我,”创业不是关于如何成功,而是关于如何不被打败。”
四、给真正想创业的人三个反常识建议
1. 先学会打工:在你能够出色地完成别人布置的任务之前,别妄想能够给自己制定正确的方向。我在投资领域见过太多连周报都写不好的创业者,却幻想着改变行业格局。
2. 培养”抗无聊”能力:创业不是连续不断的颠覆创新,而是日复一日地解决同样的问题。你能忍受连续200天早上一睁眼就要处理客诉吗?
3. 准备好失去朋友:当你的大学室友因为你连续三次爽约而不再回复消息,当你的家人开始怀疑你是不是进了传销组织——这些才是创业路上最扎心的代价。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那个深圳咖啡馆里的年轻人。三个月后,我在朋友圈看到他回到了一家上市公司上班,配文是:”经历过后才明白,有些自由需要用另一种不自由来换取。”这或许就是创业最残酷的真相:它从不会给予你想象中的自由,只会用一种新的束缚替换掉旧的束缚——唯一的区别是,这次的枷锁是你亲手打造的。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4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