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被手机推送震醒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摸眼镜,而是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胃——那里正拧着一股熟悉的酸胀感,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了。不用看都知道,肯定是那个阴魂不散的问题:「今日沪指高开0.3%」「创业板震荡回调」…说实话,我现在看到这类标题,生理反应比心理反应更强烈。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陆家嘴某券商楼下咖啡馆目睹的一幕:一个穿西装的小伙子对着笔记本屏幕突然开始干呕,服务生慌忙递纸巾时,他哑着嗓子说「没事,就是宁德时代闪崩看得我反胃」。当时我觉得夸张,现在反倒品出几分黑色幽默——当K线图的波动开始和人类消化系统产生量子纠缠,或许我们早该承认,股市从来不是数学游戏,而是大型群体性心因性疾病传染现场。
有人把盯盘称为新时代的晨间冥想,要我说这更像对着电子占卜龟壳进行自我折磨。上周三创业板暴涨那天,我小区楼下遛狗的大爷突然改道往证券营业厅方向走,他的柯基犬被拽得直打转。你看,连狗都知道人类对红绿数字的癫狂有多违背天性。
真正有趣的不是涨跌本身,而是我们集体患上的「收盘后失忆症」。前天大跌时朋友圈哀鸿遍野,昨天反弹20个点就有人开始晒盈利截图——像极了被家暴后又为对方找借口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我甚至怀疑某些机构的操盘手修过心理学,精准拿捏着群体情绪耐受的临界点。
比起追问今天涨没涨,或许更该问的是:当你的手机屏保不知何时换成了自选股列表,当孩子问你「爸爸为什么总在下午三点后脾气变好」,当你看天气预报时潜意识把「晴转多云」读成「高开低走」…是不是该往账户里充值点现实感了?
收盘铃响的那一刻,真正需要拉升的从来不是指数,而是我们被分时图压弯的脊椎。下次再想点开行情软件前,不妨先摸摸胃部——如果那里已经开始抽搐,说明你的身体比大脑更懂风控。
(后记:写完这篇时大盘正好收盘,跌了0.82%。我的胃突然舒服多了,真的。)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