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陆家嘴某券商的策略会上,隔壁穿萨维尔街定制西装的分析师正用贝叶斯模型推演牛市轨迹时,我的手机突然震动——老家堂弟发来段视频:祠堂香案上供着三柱高香,正中央的iPad Pro显示着贵州茅台的分时图。族老们穿着涤纶中山装,对着闪烁的绿线叩拜,嘴里念念有词”破灾消难,止跌回升”。
这荒诞画面让我想起2020年熔断时,某私募大佬在黄浦江游艇上焚香抚琴的传闻。你看,无论草根还是精英,在A股这片混沌试验场里,最终都会滑向某种神秘主义叙事。
我们总把市场比作赌场或修罗场,或许都太浅薄了。更贴切的比喻该是当代敦煌石窟——无数投资者用真金白银在K线壁上绘制飞天图,那些放量长阳是朱砂绘就的祥云,缩量阴跌则是青金石描摹的夜叉。技术派在均线里参禅,价值派在财报里悟道,而量化交易者像极了持诵密咒的喇嘛,用Python经文超度波动率。
有个反直觉的观察:A股最魔幻之处不在于韭菜被割的惨烈,而在于每次暴跌后,总会有新哲学流派诞生。2015年股灾催生”为国接盘”的集体悲情,2018年阴跌孕育”躺平装死”的黑色幽默,去年新能源崩盘时竟流行起”做时间炮友”的虚无主义——既然做不了时间的朋友,那就享受当下波动带来的短暂欢愉。
我认识个深圳游资,去年在宁德时代上亏掉三套豪宅后,突然顿悟般开始研读《周易》,现在用六爻预测板块轮动竟比机器学习还准。某天深夜他醉醺醺告诉我:”兄弟你看,上证指数的混沌本质就是薛定谔的猫,除非你打开账户,否则永远不知道自己是活着还是死了。”
真正令人脊背发凉的,或许是这个市场的自我实现预言机制。当所有人都相信3000点是政策底时,这个数字就真的成了现代金融巫术里的结界符咒。某个掌管百亿资金的基金经理私下吐槽:”现在开投决会得像跳大神,既要摆数据模型又要观星象,上次重仓半导体就是因为紫微垣有异动。”
或许我们该承认,在非有效市场里寻找理性本就是场行为艺术。就像我堂弟的村庄,那些叩拜iPad的老人其实比多数基金经理更早参透真相——当基本面分析失效、技术图形破产后,跪拜本身就成了最诚实的风控策略。
最近我养成个怪癖:收盘后把走势图倒过来看。你猜怎么着?那些白天狰狞的顶部反转形态,在倒影里竟像极了菩萨低眉的侧脸。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