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五十五分,我像往常一样泡好咖啡点开交易软件,却发现时间凝固在昨日收盘的指数上。愣了十秒才想起——今天是重阳节。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中秋前夕,我精心布局的半导体板块因为突然的休市被迫搁置,眼睁睁看着节后开盘时外围市场的波动打乱所有计划。说实话,这种被强行按下的暂停键,总让我产生某种荒诞的联想:就像正在激烈辩论时被人突然捂住了嘴。
**市场的呼吸节奏**
我们总把股市想象成永不停歇的巨兽,但实际上它比我们更懂得呼吸之道。每年足足有110多个交易日处于休眠状态——这个数字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会吃惊。我做过一个有趣的统计:如果把A股休市时间连起来,差不多每年都有小半年在”放假”。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东京交易所参观时的见闻。他们的休市日历像瑞士钟表般精确,甚至提前两年就完全确定。而我们的假期调整往往带着某种临时性——有时周三突然通知下周一的交易安排,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成了最有趣的市场变量。
**强制暂停的哲学意味**
最耐人寻味的是,这些休市日往往成为市场情绪的冷却剂。去年国庆后第一个交易日,某个连续涨停的元宇宙概念股直接跌停,仿佛七天的假期终于让人们想明白皇帝的新衣。假期像一面照妖镜,让狂热者清醒,让恐慌者沉淀。
但另一方面,这种人为中断也制造了另一种焦虑。就像看悬疑电影时被人频繁按下暂停键,原本连贯的逻辑被切割成碎片。我认识的一些私募基金经理,每逢长假前都要服用安眠药——他们不是担心持仓,而是恐惧开盘时可能面对的未知跳空缺口。
**交易员的非交易生活**
今天早上没开盘,我的某个做量化的朋友突然给我发来他烤的欧包照片。这大概就是休市最魔幻的现实:当K线停止波动,交易员突然变回普通人。有人去幼儿园接孩子,有人终于能赴妻子的晚餐约会,还有人像我这样对着空白走势图发呆。
某种程度上,这些休市日才是金融从业者的真实生活样本。没有盘面压力的午后,我们终于能看清窗外银杏叶的变色过程,注意到咖啡厅换了新的磨豆机,甚至发现小区门口的梧桐树已经需要两人合抱。
或许股市本就不该天天开盘。就像再亢奋的演讲者也需要换气,再汹涌的浪潮也需要退朝。这些突然多出来的空白时光,与其说是交易中断,不如说是市场送给我们的意外礼物——让我们记得在数字洪流中,自己首先是个会呼吸的人。
(此刻窗外飘来桂花香,突然想起今天重阳该给父母打个电话了。你看,休市还能有这样的提醒功能,这大概是谁都没想到的附加价值吧。)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4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