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内容,创业不易且行且珍惜

创业这件小事:当情怀撞上现实的鸡毛蒜皮

凌晨三点的便利店,我盯着收银台后头那个贴着”加盟热线”的褪色海报发呆。冰柜嗡嗡的运转声里,突然想起老张——就是那个去年把婚房卖了开奶茶店,现在天天在朋友圈发”第二杯半价”的大学同学。你看,创业这事儿吧,像极了爱情,开始都是风花雪月,最后全败给柴米油盐。

(一)那些创业导师不会告诉你的真相

去年参加某创投大会,台上西装革履的嘉宾正说着”要All in你的 passion”,我后排两个年轻人突然笑出声。后来咖啡间聊起来,其中那个穿褪色卫衣的男生说:”我上个月刚把 passion 当二手货卖了,现在店里最畅销的是9.9元的手机支架。”这让我想起华尔街之狼里那个经典场景——卖钢笔和卖梦想,本质上都是销售话术的变种。

有个反常识的现象:越是把”改变世界”挂在嘴边的创业者,越容易在三个月后群发”帮忙砍一刀”的链接。反倒是我认识的那个在菜市场门口摆煎饼摊的王姐,默默把儿子送进了国际学校。她有个朴素的逻辑:”让人掏钱这事,得先让人看见热气。”

创业内容

(二)当”痛点”变成自己的痛

创业者最爱说的词除了”赛道”,大概就是”痛点”了。但有意思的是,我们往往在解决别人痛点的路上,先把自己扎得遍体鳞伤。朋友小林做了个高端宠物鲜食品牌,上周深夜给我发消息:”你知道现在最魔幻的是什么吗?我给狗设计的低脂餐,自己已经吃了半个月。”

这让我意识到创业最吊诡的悖论:你原本想当个解决问题的医生,结果自己先成了病号。就像那个做失眠APP的团队,最后全员都得了神经衰弱——用他们CTO的话说:”每天盯着留存率数据,能睡着才有鬼。”

(三)在风口和疯掉之间

总有人问我怎么看”下一个风口”。说实话,自从见过直播带货潮里那些凌晨三点还在仓库里贴面单的”新锐企业家”之后,我觉得更值得讨论的可能是”如何在风口里避免疯掉”。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现在共享办公空间最抢手的不是会议室,是那个带折叠床的储物间。上次去谈项目,偶然看见某CEO的日程表——上午见投资人,下午去医院看腱鞘炎,晚上还得给员工代写周报。这大概就是当代创业者的三位一体:梦想家、病人兼救火队员。

写在最后:

创业教给我的,不是那些商学院教材里的模型,而是某种近乎荒诞的生活智慧。比如知道哪个银行的ATM间最暖和适合过夜,比如发现凌晨四点最适合给投资人发邮件——那时候他们刚醒,朦胧中容易把”月活两千”看成”两万”。

所以现在要是有人问我创业建议,我大概会递给他一包便利店买的薄荷糖:”先试试连续三十天凌晨三点起床,要是还没改变主意,咱们再聊BP的事。”毕竟,能熬过这种反人类作息的,不是真疯子,就是下一个传奇。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4399/

(0)
林凤百科林凤百科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